不甘于平庸的人,认真努力行动,才是良药

看到一个网友提问:人是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平庸的?在网上寻求解答。

平庸,是指平凡的人做着平常的事,一生碌碌无为,寻常且不突出,总是依附如风,无法鹤立鸡群,做到万众瞩目。

其实,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特立独行的人占比很少,平庸不平庸,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觉。如果一个人一直在走上坡路,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希望、有信心,可能也不会觉得自己很平庸,即使不满足于现状,也能明确地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会产生平庸的感觉的,一般是走下坡路,或是生活一成不变、感觉索然无味,或是沉溺于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对未来有很多憧憬,毕业后前几年去大城市发展的还不错,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回到了小城市,离自己当年向往的生活渐行渐远。但后来踏出了舒适圈,在工作之余尝试了一些别的事情,反而慢慢找到了一些其他的乐趣。

生活无非是工作、家庭、柴米油盐、灯红酒绿,不相同的,是每个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感受:明明过着相似的生活,有的人不安于现状而感到愤懑,有的人却因“比下有余”而感到满足;有的人迷茫于不知前路方向,有的人虽不确定未来但仍怀揣希望奋斗着。

曾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一个人越来越平庸的3个迹象分别是:

思维方式变得单一

为了省钱浪费时间

低端地努力

反过来看,要想“不平庸”,我们需要做的三件事就是:

开阔思维,多角度看待事情

带着思考去行动

多挣钱

我们身边不乏有有些人,苦于自己平庸,却只是烦恼,不去行动;嘴上说着自己的远大理想,却什么都不做,只等着天上掉馅饼;看别人的成功都是裙带关系,要不就是运气好,反正和努力不怎么沾边。

要想有所改变,摆脱深陷的泥潭和愁闷的情绪,这里有以下几点建议:

1.打破思维的墙,实现思想突破从而改变心态

思维的形成源于每个人过往的经历和生活的环境,经历丢弃不了,生活环境一时半会也改变不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读书都可以帮助我们开拓视野,形成自己的感观和思维逻辑。

现在的年轻人经常提到迷茫,很多时候就是缺乏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过于放大苦恼。而有自己思维的人,总是会知道想要什么,并且通过努力是实现。

2.不要光想,要制定行动计划

纸上谈兵容易,可太多的人疏于实践,即使有好的想法也付之东流了。

有计划地行动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让这件事看起来那么难,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完成。

​《如何想到又做到》一书中提到:要实现目标,先专注于迈出第一步。

制定计划就是行动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避免过于盲从而导致缺失行动,也能帮助人们看到自己阶段性努力的成果。

3.适当地给予自己奖励,实现精神满足

打破舒适圈常常伴随着一种内心的纠结,迈出每一步都会让人感受到抗拒。

要想改变自己,光靠意志力是远远不够的,适当地给自己一点奖励,就当是苦中作乐了。

很多长期减肥的人都会选择每过一段时间吃一顿欺骗餐,原因就在于,在长期的约束中,给身体和心理一点奖励,这样的满足感能促进更好的坚持做一件事。

很喜欢刘墉说过的一句话,送给不甘平庸的人: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认真、努力、行动,希望每个不甘平庸的人,最终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