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方案的制定其实有四个方面构成:
1、战略,方向及布局;
步骤:规划→制定→实施;
方式:多元化战略→企业战略→品牌战略→差异化战略→技术战略→人才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融资战略→资源战略;
2、策略,组织成员进行战斗;
方式:不战而胜→先发制人→集中攻击→力量而行→避实就虚→借鸡生蛋→狡兔三窟→暗渡陈仓→围魏救赵→背水一战→釜底抽薪;
3、战术,指对指导进行战斗的方法;
步骤:部署→协同→指挥→行动→保障;
方式:进攻→防御→移动→驻止;
4、即战力,战略的核心力量、是否快速反应、预备队数量;
方式:地形→气象→人数→技术→组织→武器→力量;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发达国家,运用最多的是差异化战略,反而观之我们国内运用最多的目前是企业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目前所有商战范围内被全球500强企业运用最多的战略方式,其中像苹果、丰田、奔驰、沃尔玛、家得宝、房利美、美国康卡斯特电信公司、美国劳氏公司、塔吉特公司运用的都是差异化战略,而国内的海尔、TCL、美的、长虹、恒大、海信、美团、华润、神州用的则是企业战略,管理者可通过一下数据进行比较,评估出哪种战略方式更加有效:
通过上述的营业额及毛利润率可以看到
对比同为第一:
采用差异化战略品牌的“苹果”毛利润率高达:20.91%;
采用企 业战略品牌的“美的”毛利润率只有:9 .53%;
两者毛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2.19倍;
这相当于采用差异化战略的品牌每卖出一件商品,就可以获得采用企业战略品牌的:219%,而采用企业战略的品牌每卖出一件商品,却只能获得前者的:45.57%;
对比排名最后:
采用差异化战略品牌的“奔驰”毛利润率高达:2.35%;
采用企 业战略品牌的“长虹”毛利润率只有:0.05%;
两者毛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47倍;
这相当于采用差异化战略的品牌每卖出一件商品,就可以获得采用企业战略品牌的:4700%,而采用企业战略的品牌每卖出一件商品,却只能获得前者的:0.02%;
对比相同营业额:
采用差异化战略品牌的“康卡斯特”毛利润率高达:10.17%;
采用企 业战略品牌的“华 润”毛利润率只有:4.35%;
两者毛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2.33倍;
这相当于采用差异化战略的品牌每卖出一件商品,就可以获得采用企业战略品牌的:233%,而采用企业战略的品牌每卖出一件商品,却只能获得前者的:42.77%;
对比类似品类:
采用差异化战略品牌的“康卡斯特”毛利润率高达:10.17%;
采用企 业战略品牌的“华 润”毛利润率只有:4.35%;
两者毛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2.33倍;
这相当于采用差异化战略的品牌每卖出一件商品,就可以获得采用企业战略品牌的:233%,而采用企业战略的品牌每卖出一件商品,却只能获得前者的:42.77%;
我们从上述几个维度上来分析,并通过分析得出一些结论:无论从“开创者”、“聚焦”、“战略角度”“超级武器”的等各个角度上来看,胜利一方的品牌始终具备这四个胜利因素,而且也都与下列理论完全符合;
1、豪威尔环、
2、豪威尔优势调研法、
3、豪威尔杠杆、
4、豪威尔感知调研法、
5、豪威尔维度法、
6、豪威尔价值法、
7、豪威尔品类防守战略、
8、豪威尔信任状、
因为相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在接触到差异化战略较短,一时之间想从企业战略转变为差异化战略较为困难,而且我国目前也属于新经济体,与我国家并排的其他经济体还有俄罗斯、印度、巴西这几个国家。
众观从2007年的这个时间上来看,发达经济体经济仅增长2.7%。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8%。
俄罗斯、印度、巴西的全国GDP总量超过1万亿美元的大关,晋升至世界经济前12强。而中国突破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四,其中中国、俄罗斯、印度这三个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
2008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有35家上榜,印度7家,10年前只有一家入围的墨西哥和俄罗斯,如今已分别有5家上榜。
我们在对比下2021年,在世界500强中,我国居然占据143个占据其中。
美国:122 日本:53 德国:27 法国:26 英国:22
韩国:15 瑞 士:13 加拿大:12 荷兰:11 印度:7
西班牙:7 意大利:6 巴西:6 新加坡:4 俄罗斯:4
澳大利亚:4 爱尔兰:3 瑞典:2 墨西哥:2 芬兰:2
印度尼西亚:1 土耳其:1 泰国:1 马来西亚:1
沙特阿拉伯:1 卢森堡:1 丹麦 1 挪威:1 比利时:1
仅仅过去了13年的时间,曾经在500强榜单的这些企业,现在在哪里,细心的管理者能够发现,他们已经离榜单越来越远,甚至已经消失无踪了。
差异化战略为何这么有效,其原因在于差异化战略无法复制,这需要根据品牌的现阶段及未来发展,制定出一套适合品类市场和自身所与众不同的运营效益及市场活动。
其次就是差异化战略存在系统化的“相互加强”、“环环相扣”、“交错联结”等三个作用,这三个作用无法单独被剥离一个,这正是差异化战略的厉害之处。
如果单独被剥离,也证明了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差异化战略,充其量可能是技术战略或者品牌战略。
国内这些品牌究竟为何落榜,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通过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是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他们想做的事情太多,导致他们的品牌无所不作。
在咨询业中,一些老一辈战略专家流传着一句话:“这些管理者什么事情都想做,但就是赚钱的事情他们不做”。
从这句话上能感受到的就是因为贪心、冒进,导致你想拥有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
所以也就形成了,哪怕知道差异化战略有用,习惯了企业战略的管理者仍然无法接受,因为如果采用差异化战略,必然意味着要进行取舍,他们才不管这种有效的方式是否对自己有利,或许就是单纯觉得做的多,就意味收获更多,从而继续沿用周边人都在使用的“企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