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书,开卷有益,一旦读来就让你觉得获取力量,拥有无限的价值,洛克菲勒给儿子的38封信,对于我来说,就是这个样子的一本书。近期看了这本书,打算把这书的阅读所思所得分享给朋友们。
给自己儿子写信,可以想象他本人是怀着一种多么殷切的希望和深重的关怀,信的内容可以猜测也必将是于公于私对于儿子的成长和进步会有促进的内容主旨,实际来看,确实是这样,这数十封信的内容涉及品德、学识、做人、经商的许多心法,都是洛克菲勒先生多年积累的人生事业经验的传递,不管是对他儿子还是对广大读者来说,都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人生借鉴,知其事,知其心,你打开去看看,总有许多对你自己很特别的教益。而这本书非常易得,商城有许多版本,线上阅读读书软件里都有,对照着不同的译本读,虽然主题一致,却也可以看到不同译者的个人理解和表达习惯,也多了一层意思在内。
第一封信谈了聪明与愚蠢。人就是要努力去增加聪明,尽力去避免愚蠢,对于聪明人还是不那么聪明的人都是如此。概括文章主要心得如下:
1、积极寻求帮助,耐心听取意见。别让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思考习惯所致的盲点成为自己的障碍,要摒除这样的不利,广开言路询问意见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且要真正的真诚的敬重意见,哪怕这个意见不对不适宜采取。
2、别依赖学问,要身体力行,有实行能力。说到这个能力,我在许多名人名家的口中听到了这个道理,但真的是到了自己身上道理就不灵了,理总是听的简单办起来难啊。洛克菲勒说出来自己的看法,也表达了该如何对待学问的态度,这位商业之子从实战得来真知,还要写出来讲明白,大家真是有福有得学了。
“学问本身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关键是将学问加以活用后创造出了不起的东西,这样学识才能够为你所用。而要想成为一个活学活用的人,你必须得先成为一个身体力行的人,你需要有实行能力。”
两脚书橱我们可能都见过,而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人也不在少数,真正的高手,于无声处听惊雷,得让人家看出自己的厉害,而不能总拿嘴说自己厉害,这样的厉害可能经不起困难考验,经不住吃苦的打击。要想获得知识的活学活用,首先不是学,而是在做事情,在用,边用边学边反思,必须用自己的肉身去与人交流碰撞,与事磨砺,不然得不到切身体会,进步也无关痛痒。切身磨砺,这真真是个好方法,洛克菲勒告诉儿子要多吃苦,真真切切的去经事、去历练,他讲的的确是我们平时最常见而不见、无言的真理。我们看的哪一步电影电视剧故事,不都是主角历尽千辛万苦解决困难,消灭bug接近目的吗,创业剧、谍战剧、抗日剧、情感剧,看别人演的故事总如切身体会一样,其中道理更是清楚明白,但总是到了自己身上才知戏外的自己要么不敢面对困难,要么不能坚持到底,所有的苦与难成为大家波浮不定,甚至裹足不前的绊脚石了,期间意志起伏、情绪不稳,最终致道路不前。归根结底,我们对于吃苦认识不足,轻易把事归结于自己不清楚的逻辑推导和决策,或许,就是演绎太多,给自己加的内心戏太足。
因为,洛克菲勒建议我们,实行能力从苦难磨练中得来,而我们总想少磨砺,我们总想绕过实行而依靠知识和思考得到实现能力,甚至走捷径,结果成了缘木求鱼。
3、乐于赞美别人。有的人靠活用自己的能力,而有的人拥有天然调动别人的天赋。如果你想学会调动别人活用他人的能力,你得学会赞美。但你要打心里认可这不仅仅是一种谋略,必须是真感情的投入。洛克菲勒说,“往往是那些无论是对自己的事业还是对自己的部属都投入真感情的领导者最终必能够赢得胜利,而且同时还能够深得部下的敬重。”
如果你不是真诚的赞美,你不会触达别人的心上,如果你不真诚,你也说不出那让人动心的话。还是要第二条,以真身对真身,真刀实枪的去实现。
4、装傻好过装聪明。
每一次说不懂,是用真实给自己的心智和知识储备作了一次检验,就会成为我们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 不懂就是不懂,装作很懂很聪明的去演,就是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
那些自认为自己很聪明,耻于说出不懂的人才是真正的傻瓜,而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者。其实,装傻就是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给思考加了一个重思考再认知,就好比是思考思考再思考,而装聪明则成了伪装傻,伪装久了思维不易察觉的被扭转,你会倾向于演绎傻,用自己去证明傻,最后倒培养了自己的傻,亲自练就了一个傻瓜。
书中还有很多启发心思的点,如果你去看看,我想所得应远多于此。就此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