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则新闻:就在前两天,一位初中生的爸爸,因为看到快要中考的儿子一直在玩手机,所以一气之下把儿子的手机,从六楼扔下去。结果儿子也随着手机,跳出窗外,从一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这位初中生的爸爸扑在尸体上,泪流满面,懊悔不已。他只是想阻止孩子玩手机,却不料让孩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孩子一直玩手机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劝孩子,才能皆大欢喜,而不是两败俱伤呢?
很多家长喜欢用威逼胁迫的方式逼孩子就范,比如“你写不完作业,小心屁股开花!”“你再玩手机,我就把它扔掉!”家长听起来倒是很威风,可是结果呢?
孩子心中涌起的不是想要改正的正能量,而是对立抗拒、甚至是想要报复的仇恨(正如文章开头,孩子没有能力报复大人,就只能选择伤害自己,来实现最决绝的对抗),就算服软了,也只是应付了事。
这种流于表面的“听话”,也不是家长真正想要的吧。今天我想跟大家谈的就是,当孩子一直玩手机,家长可以抛开胁迫,选择做的三件事情。
▲
一、不指责地表达不满
乍一听,表达不满和指责很像。其实二者全然不同。表达不满是讲述自己对孩子一直玩手机这件事情的观感,但是不附加任何的指控。
当孩子一直在玩手机的时候,家长不要说:“你都快中考了,怎么还看手机啊,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尤其不要说什么死猪不怕开水烫之类侮辱孩子的话。而是可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中考关系到你的未来。爸爸/妈妈很在意。看到你长时间玩手机,而不是去学习,我觉得很不高兴。”
当你指责孩子后,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孩子接受了你的指责:是是是,我是不懂事啦。还可能因为攻击性的表达产生逆反心理。可是如果你并不去指责他,只是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他反而会主动去想:爸爸/妈妈不高兴,我是不是不应该这样,从而把被动的挨批变成了主动的反思。
我以前在亲戚家,看到一个淘气的小孩,有的时候喜欢恶作剧,冲别人的耳朵突然大叫,一直没有人管的住。直到有一次,她跑到我的耳边冲我大喊。我把筷子放下说:“***,我本来是很喜欢你的,但我现在想离你远远的,因为你这样叫,让我很难受。”
她没想到我既没有纵容她,也没有责骂她,所以有些愣住了。但是从那以后,她仍然亲切地叫我姐姐,却再也没在我耳边大叫过,我也没再见她在别人耳边大叫过。
▲
二、引导孩子弥补错误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们不具备立马改正错误,弥补过失的能力。所以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也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能弥补。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加引导,不仅自己越看越生气,孩子也容易陷在压抑茫然的情绪里出不来。
而此时家长就可以对孩子讲:“我现在对自己儿子/女儿的自控能力有些失望,不过如果你现在能马上放下手机,跟我聊聊你的学习计划。我还能继续信任你。”这样不仅让孩子知道了要做些什么而不再迷茫不安。身为家长的你看到孩子开始补救工作,心中的气估计也会大大消弭。
还有很多家长可能会问:有的时候,孩子不是认识不到长时间玩手机不好,也不是不愿意改。可就是改了又会再犯,想不生气都难。这时候该怎么办?家长可以用第三个办法。
▲
三、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与孩子讨论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让他们自己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而是通过交流,了解孩子屡犯错误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并且转化成他们自己的选择。如果家长能够邀请孩子来一起讨论怎么解决长时间玩手机,而且屡禁不止的问题。很容易就能从孩子的态度和提议之中发现事情真正的原因。
平时孩子究竟是沉迷手机游戏?还是沉迷社交聊天?孩子究竟是想寻求刺激,逃避压力,还是害怕孤独?
发现事情真正的原因有多重要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孩子厌学,不想去学校。她的母亲只是不停地劝孩子打起精神不要放弃,催促孩子去读书,却没想到孩子其实是因为被孤立和欺负才厌学的,后来孩子在学校坠亡了,母亲才了解到孩子生前的遭遇,懊悔不已。
如果孩子长时间玩手机并不是缺乏自制力,只是因为不想被孤立,小伙伴们聊天,自己不想落下。那么你的沟通重点就可以从限制他玩手机,变成引导他认识到:人际沟通重质不重量。
把用手机聊天的时间安排在一个较固定的时间段,就足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由于这是你和孩子共同讨论得出的方案,孩子也容易将之视之为自己的选择而非父母强加的要求,从而更加主动地去执行。
退一万步讲,就算暂时没有找出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家长和孩子之间也增进了了解。如果不去了解这件事情的隐情,不去洞悉孩子一直玩手机背后真正的原因,问题自然难以根本解决。
▲
综上所述,当孩子一直玩手机的时候,身为家长,不要老想着威逼恫吓,一骂了事。你们可以不指责地表达不满,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的问题在哪儿,然后引导孩子弥补错误,或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孩子共同讨论解决方案。那时你收获的,绝不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悲剧,而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