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本应下楼锻炼身体来着,可是今天任务比较重,我要整理出来一些头绪,那就带着美好的笑容坐在书桌旁开始工作吧。最近我的状态真的可以用网络上三个小学生唱的那首《我很忙》来形容。还记得孩子们唱到:
我很忙 我很忙 我双手紧张
是不是只有这样 才能够天天向上
我很忙 我很忙 我双眼迷茫
我很忙 我很忙 我脚乱手忙
忙碌的我 一直在路上 一直在路上
对,就是有点脚乱手忙,双手紧张的感觉,想到这首歌曲,我趁机偷了一下懒,停下了手里的活,搜索了一下这首网络上很火爆的歌曲《我很忙》,感觉孩子们真的唱出了他们自己的心声,为什么一个小学生就如此忙碌呢?还忙得双眼迷茫,脚乱手忙。那是因为课业负担太重的原因。想想我们小时候,放学之后就只管写完老师留的书本上的任务,并没有其他额外的学习内容,然后就可以前后街的孩子们在一起疯狂地玩耍,非但家长叫,不然是不会想着回家的。
但是想想现在的孩子们,真的少了很多玩耍的乐趣,感觉到他们下楼溜达溜达和小朋友玩一会都是很奢侈的事情。每一个孩子们都被我们成年人安排的满满的,以前是单休日,孩子们课是满的,现在双休日了,孩子们依然没有玩的时间。记得有一次,在一个补课机构,好几回电梯都上不去,这时和我一起等候的还有一个外地模样,看得出来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样子,他问保安:“这么多孩子在干嘛?”在得到答案是“补课”之后,他竟然说了一句“这么好的时光就天天补课吗?”我们都没有搭话,实际上孩子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一个形式呀。
虽然感觉孩子们的童年就应该是轻松快乐的,不应该那么忙碌,多一些兴趣爱好,多一些创新实践,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实际上大家都在忙,如果你要是不忙点,会不会就感觉不是很“合群”呢,成绩会不会也会因此开小猜呢!小学课业任务还相对来说好一些,升入初中之后,感觉孩子们的任务量相对来说大了很多,每天就感觉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纸,孩子们每天都很忙,当然这种忙我觉得一定要是能够成正比的才有价值。
最近中考成绩出来了,身边的几个伙伴家的孩子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作为一个妈妈的心情我是能够深深体会的。但也许我们作为家长也应该反思,孩子的那种每天补四、五节课的忙,他们都能消化得了吗?如果没有很好的消化这些知识,当然最后也就白忙了一场。我倒是觉得首先应该是孩子们自身知道自己该忙着什么,以及如何去忙?只有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才能知道那些忙是必须要做的。有些家长和孩子一直在做无用功,就是补课时间付出了不少,但最后却没有及时地反馈吸收,最终落得个劳民伤财。
嗯!言归正转,我虽然忙了一些,但是我心里是知道为何而忙,所以我一直是快乐的忙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