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剽悍行动营复盘:那些我想说的话

作者:奇迹四连  锦

正文字数:1365

时光如白驹过隙,想不到结营的时间这么快就到了。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一个活动,却从未想过什么时候结营,这是真心话。

因为每天都很充实,总有人拿着“皮鞭”提醒与敲打着,心里也会一直出现一个声音,不要拖后腿啊。

每天都在努力去输入和输出东西,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但是一到形成习惯,每天做好规划,每天坚持写比以前容易了。

说起收获,我自身的感受还是蛮深刻的,改变了好多固有的思维方式,方向感逐渐变得清晰。

首先,好记性是真的不如烂笔头。

前情提要先说一下,我报行动营审核期间,根本没有想,写东西要用什么设备。我以为一部手机就可以了,但是我发现写东西时,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写,来回翻看过于麻烦。好巧不巧,我的电脑键盘坏了,根本没有办法使用,所以我只能用笔写每一篇文章。

但正是这样一种看似笨拙的方式,让我的思维有了大的改变。我以前都是通过手机来写一些感触,但当我用笔写作一段时间后,会让记忆留有十分深刻的痕迹。同时,在查找相关资料也更为方便,因为知道在哪里做了什么标记,我感觉这是手机无法比拟的。

真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人都认为,这样很浪费时间,我却有不同的感触。用笔记录,相当于进行了第二次重复,会加深记忆点,这总比再重新看一遍书节约时间。

其次,干货类的书籍是如此重要

我以前看书从来不看干货类的书籍,散文,随笔和小说是我喜欢的三大类型,虽说是占有一点娱乐休闲性质,但不能否认这些书也给予了我好多内在的养分。

行动营从狂读到精读阶段,每本书都是干货类的,第一本书还好,因为是用故事的形式把整体的思想串起来进行阐述,我吸收到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没有感觉到吃力。

不过,我读后面的书籍时,真的有一种硬着头皮逆风而行的吃力感。因为之前接触干货类的书籍的确不多,不太适应实属正常,所以我让自己慢慢静下来,不要焦躁。通过他人教给我的方法,先看自己喜欢的部分,慢慢地去延伸到整本书。

直到狂读阶段的倒数第二本书时,我竟然感受到了,原来干货类书籍没有我想象中的难,并且这类书籍会给我打开不同的思维逻辑之门,让我对于自身,社会和世界有不同的认知与看法,考虑与解决问题的角度也会截然不同。

现在《终身成长》这本书就放在我手边,我主动去看干货类书籍,这是行动营让我收获最大,最意外的惊喜。真的非常感谢行动营,给我推开了书海中的另一扇大门。

最后,被挖空的我怎么办。

干货类的书籍因为平时很少读,所以素材积累肯定特别少,越写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越少,这是相当麻烦的。为了能有更好的输出,我必须要有输入。后来每次写东西,我都会先列出几个关键点,然后去找相关素材,再进行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当我把素材整理好,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时,脑海里就会突然联想到其它相关案例。可能是与我有关,也可能是很久之前看过的素材,会不断地唤醒那些沉睡的知识点,这就是创作过程中联想力的力量,所以只要去写,去输入,总能写出东西的。

以上是我体会最深的三点,除此之外,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思启和复盘,不怕大家笑话,思启和复盘是进入行动营才知道的。不过,凡事都不怕晚,最怕不实践。要让自己有所前进,就必须要去行动,要让别人对自己有所认可,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极致践行,极致利他,向优秀的老铁学习,向牛人看齐,感谢大家一路对我的鼓励与认可,感恩遇见每一个优秀的你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