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赋能三连 布布
字数 1830
我,一个普通上班族,日子过得平淡的不能再平淡。每天站在窗前看着窗外在公交站牌等车的年轻人,朝气蓬勃。人说中年危机,年龄大了,胆子小了,无论你是否接受,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
我曾试试探探想要走出脚下这一百来平米的地方,却总好像有无形的阻力,直至有一天发生了地震,房倒屋塌,我无法再躲在窗子里面看外面的世界,却正好赶上了剽悍行动营的这一班车。
第一站 图书馆和自习室--目标达成
读书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曾疯狂的传阅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大学的时候痴迷于《盗墓笔记》和《鬼吹灯》,我每年的读书数量并不少,但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在行动营的第一站“狂读战役”中,竟然读了这么多以前根本就提不起兴趣的书,并且收益颇深。十天的这十本书开阔了我的思维,也让我改变了对自己的要求和预期。
(我感兴趣的书vs不敢兴趣的书)
写作
每逢感叹别人写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我总是挖空脑子在想是怎么写出来的。当我自己写东西时,就干干巴巴无所适从。写不出东西的时候,会急躁的去换写作地点和写作工具,如果依然不起作用,就接近崩溃了。在这一站的旅程当中,同路一起讨论和每天的思维启发都可以让我脑洞大开,文章常常一气呵成。当然,偶尔也会有写不出凑字数的时候,我可能会去看书或者微博来找到灵感和素材。
社群
开营之前,我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研究一下司机和向导是如何把这一车人整合到一起,又是如何管理的。上车之初,我迅速沉浸到大的氛围当中,积极地参与和交流。随着后来的深入,我发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于是慢慢退后几步,来观察整个社群的状态。
001 一百多人是如何迅速进入状态的?
002 每个小组有多少职能官?分别都在做什么?
003 整个进程有预备有高潮有结果,进度节奏是怎样把控的?
004 车上的乘客在乎的是什么?想要得到什么?
同时,我也观察同车人的状况,特别是做社群的小伙伴们的营销和宣传。这些都是我想要学习的社群运营知识,对我来说无比珍贵。也许这一次旅途的未来旅程,我会转到社群运营学院的班车进一步的磨练和学习,想想都觉得兴奋。
第二站 兴趣班--我的转变
活动组
跟三连副排木草确定了要在这一站下车的时候,我追在她后面生怕她把我落下。在活动组,我做了中期表彰大会和结营晚会的主持人,赋能发布会和赋能分享的主持人,最佳分享主持人,这是从前我根本不会选择的职位。作为新手主持,我非常依赖我的搭档hani,做过一次以后我开始慢慢适应新的旅程,飞起来的感觉。
设计组
我最亲爱的指导官--安,在一次通话后顺利地将我引流至设计组,开始了平面设计的学习。每天做奖励海报,做大型活动宣传海报,学习用canva和创客贴等软件。因为疫情,原本应该放假至2月底的我突然被工作单位派去值班和统计疫情的任务,只好暂时推掉了设计任务。推脱了几天设计任务的我突然有点想偷懒,可就在此时,新上任的老板木吉以点对点派任务的形式,结束了我的小心思。而后来的我也是越做越顺手,越做越愉快。
演讲比赛
Oh,no!这就是第一反应,我才不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演讲,饭桌上敬酒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然而,鬼使神差地我就报名了,我还认真准备了,我还进入决赛了!然后,演讲就变成了我要死磕的目标了,神奇么?
第三站 牛人分享会--转变触发点
猫叔、戚泽明、天天
猫叔的分享只有肉,没有汤,用他的话讲,是干货,几场分享下来我就上头了,明显跟不上节奏;戚泽铭说有演讲设计师这么个职业让我两眼放光;而天天的牛人连接方法,正解决了我出门前无从下手的顾虑。但我初始可以内化的,是参与、分享、利他这几个点,这是促成我去参与职能组,提高个人、服务大家的触发点。是的,我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发生变化。
第四站 工作单位VS家--对周围的影响
这一站来到了我的工作单位,我迅速的打扫了办公室的卫生,处理了桌子上堆积的文件,然后给我的小花浇上水,让它生机勃勃的陪伴我,随后我回了家。
这一次,我没有用任何怨怼的语气对任何人嚷嚷“屋子塌了”,而是从手边拿起了梯子开始修缮它,因为抱怨没有用,事实摆在眼前,让它变好的方法就是去处理解决问题。晚饭结束后,我会把这一趟旅程的部分内容讲给家人听,大家也都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有没有房顶都可以幸福吧,我是这么想着。
第五站 终点站--未来期许
这趟车的终点站应该在我的脑子中吧,因为它会永远开下去。我会继续跟车上的小伙伴一起相互监督,互相鼓励,读书、写作、创业、复盘,实现一个又一个想法。下一次江湖再见,你看见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我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剽悍江湖十八期三连。我似乎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下一个最佳奖项,已经在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