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 | 整理第三本:《新闻写作》(郭光华著)

今天整理的是郭光华教授的《新闻写作》第2版。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下是我画的思维导图:

本书的思维导图

跟前两天整理的新闻写作教材相比,书中内容重复的部分,没有在思维导图中画出来。

一、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

消息:终结式叙事形态。通讯:再现式叙事形态。


二、新闻写作的总体要求

把事实叙述清楚,把价值凸显出来,把观点隐藏起来(藏好舌头,只用事实说话,组合材料产生“说话”效应,借权威人士之口)


三、信息的选择和处理

信息分为两类:事实信息(事件本身,如消息),附着信息(事实中蕴含的情感、道理或意境,如通讯)

信息的处理原则:强化主要信息、弱化次要信息、交代必要信息

此外,还可以将信息进行组块,提升新闻的质量。具体方法有:

同类合并式,即零散的信息构成组块,使事件的新闻价值产生质的飞跃。多用于多事一报式的综合性报道。

相关粘结式,即将几个细节/事例粘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很强的说服力。


四、报道角度

宏观世界的角度:选标志点(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事件),选切入点(小事感受巨变),选相关点(从侧面表现人物、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事物)。

微观世界的角度:与社会语境最和谐的点(焦点、热点),最能体现事实价值的点,最贴近百姓利益的点,人无我有的新颖的点。


五、新闻语言

基本要求包括:

1、准确: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注意词义的本义,避免误用;不用模糊、笼统的词语。

2、具体:少概括化、抽象化的词语,同时也要兼顾简练;多用子概念,少用母概念,比如东西>水果>梨;不作评论

3、简明

4、易读

5、生动


六、新闻报道文体

1、消息的分类

按报道分工的范围划分: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社会新闻。

按篇幅可分为:一句话新闻、简讯、短消息、长消息。

按内容可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经验新闻、人物新闻、社会新闻。

作者更推崇的是西方的分类:

事件性新闻,即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展开的报道,强调时效性。

非事件性新闻,在一段时间内或空间内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写作强调点面结合、以点证面、以面为主,一般用于提示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的新闻写作。

2、通讯的分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

3、深度报道的分类: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新闻(预测事实发展的结果、依靠事件背景资料解释“为何”、分析事实的发展走向、区分于评论),调查性新闻(揭露丑闻)。


七、消息的写作

标题

标题分为: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其中,单一型标题就只有一个“主题”,而复合型标题就要复杂一些:

主题,又称正题,点明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与观点;

辅题,又称引题,位置在主题之上,用于从侧面对主题进行引导、说明、烘托或渲染;

此外,还有副题,位置在主题之下,对主题起补充、注释作用。

“题好一半文”,这个规则在新闻中更为凸显。标题是否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传播,起标题时要注意:生动传神、简洁工整、新颖别致。

导语包括:

叙述型导语——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描写型导语——见闻式(描绘大场面)、特写式(细节特写)

主体的写作在《一本书学会新闻写作》已经整理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背景材料包括:

说明性背景材料(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注释性背景材料(对文中的专用名词进行解释);对比性背景材料(从正反、前后、彼此方面对比,凸显事件特性);提示性背景材料(将作者的见解暗示给读者,引发联想)。

结尾:

大多数情况下,新闻是不需要结尾的。这里的“结尾”,其实指的是新闻的最后一段的收尾。

新闻收尾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顺势而行,既不草率收尾,也不拖泥带水;紧扣事实,不可作空泛议论;增添信息,不要重复啰嗦;给人回味,不要生硬说教。

结尾的写作方法

自然收尾法,如最常用的倒金字塔体,不需特定的结尾。

卒章见义法,可以用画龙点睛式的语言,点明新闻事实的本质;可引用他人精辟的语言作为结尾。

展示预告法,可用“据悉,还将计划......”之类的语句

拾遗补缺法,比如“据统计,目前该数量已达......”


八、通讯的写作

通讯与消息有以下不同之处:

1、外表形式不同,消息有电头,通讯没有。

2、报道重心不同,消息主要报道事件,而通讯主要写人。

3、表现手法不同,消息概括性强,讲求一事一报;通讯各种手法综合运用,富于文采。

4、表达口吻不同,消息第三人称,通讯可第一、三人称。

5、结构形式不同,消息结构固定,而通讯则灵活多变。

5、篇幅长度不同,消息短,通讯较长。

6、发布的时间要求不同,消息时效性强,而通讯更考虑时机性。

此外,消息以简练概括为主,而通讯中的细节不可或缺。

通讯的基本结构形态:

以时间的推移划分层次,以空间的转换为标志安排层次,以时空交叉的结构来划分层次,依据材料的性质划分(设置小标题),依据作者的认识由浅入深(以前觉得,现在觉得,对未来期待)。

其他的具体写法,在之前整理的《一本书学会新闻写作》中也有整理,这里也不再赘述了。


以上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怎样学习新闻写作——代绪论 狭义的新闻作品仅指新闻报道。 第一节 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新闻写作解决的是“为什...
    肥玉兔阅读 9,923评论 3 21
  •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媒体等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新闻概念...
    新传之家阅读 5,470评论 0 7
  • 俗语说,“新闻写作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今天整理的是人民日报出版社的《一本书学会新闻采访...
    陈小汐2017阅读 6,143评论 0 5
  • 小心地取出 标本箱里的体育课 放在坩埚上137度微热 我需要唤醒装睡的球鞋 再向干瘪的足球里 充入三斤五两的期待 ...
    我还是光之帝皇侠阅读 1,462评论 1 3
  • 公司说写一篇文章,多久没写过作文,题目是母亲,每个员工都写,自己仔细想想,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写我的妈妈。 今天就是母...
    姓廖阅读 1,5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