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成长的过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每天只知道抓小事,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大事,也没有员工愿意会跟随这样的领导。
因为管理的结果是对企业的效率负责,如果管理者只专注具体的事情,往往会导致管理的错位。而真正优秀的管理者,都懂得“难得糊涂”,懂得自律,更懂得聚焦,真正做到小事糊涂,大事认真,注重效率的优化组合,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创造出无限可能。
康熙在备战科举考试时也是如此,要参加科举考试,他自己必须充分复习,但这还不够,对科举考试的了解也是关键因素,因此他让魏东亭去搜集相关信息,这还不够,在备考之前,他通过对济世提问,明确了自己当前的差距,因为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康熙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效率最优组合,最终创造了奇迹。
管理好自己是目前被实践印证的最有效果的管理成果提升方法!只有能管理好自已的管理者才有资格和内在能量来"管理他人"。用德鲁克的话说,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的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
企业家王健林就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6点之前起床,每天一个小时跑步健身,早上7点 半准时迈进办公室。六十岁的年龄拥有二十岁人的精力。有人在网上晒过王健林的一天,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生活是很规律的。这样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让他有精力建造那么庞大的商业帝国。
正如康熙一样,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的一件事,就是个人的自律带来的是生活上的规律和工作的高效。但最好的自律叫“他律”,让自己进入一个对个人成长和学习有要求、有高标准期望的社交圈或学习圈,用“他律”的力量达成最佳的“自律”!
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自律”,则来自于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思维的转变,也就是“抓大放小,永远只做最重要的事,最紧要的事”。
——文章节选自“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第一部《向康熙学战略》,新书首发预售中,欢迎联系预订!
《向康熙学战略》-研读企业创业的艰难与战略决策之道;
《向雍正学用人》-探寻企业规范管理与识人用人之道;
《向乾隆学领导艺术》-破译职业经理人领导艺术与家族企业传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