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崇尚榜样,崇尚先进,向典型学习是我们,向榜样看齐是我们的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觉悟。
可是,我们的学校发展正在向着一条不归路迈进。这些年我们学了山东杜郎口,把桌子一拉,教室四周钉上小黑板。学习了永威,我们即要制定导学案,还要编写教案,先学后教,当堂测验,逼着学生搞“日清,堂清,周清,月清”。学生清不了,老师不能下班。现如今,又开始学习衡中,站着上早读,在操场上晨读。我们犹如邯郸学步,被外在的形式裹挟着,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主导,可是,评判的尺子握在别人手中。
你不改革,说明你故步自封,往小了说你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往大了说就是阻碍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课堂改革,吆喝了二十多年,为什么还在要求改革和创新呢?我们到底要怎样?为什么新教师上岗前不给他一本上课指南,你必须如何上课,如何如何呢?
如今,偏偏要你搞模式,出课改方案,造假档案,轰轰烈烈弄个现场会,过后一切照旧。
学校怎么办?课堂必须怎么上?如果这都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对不起,真的教育难做了,为了折腾,为了让领导们看成绩,只能说,受累的是老师,可遭殃的是学生,祸害的是千千万万个家庭。
愿教育回归自然,不追求分数,不讲究排场,只探索知识,培养习惯,锻炼身体,塑造性格,教育品德。
春天,带着学生到野外挖野菜,放风筝,找春天。
夏天,到小河边野炊,捉鱼,摸螃蟹,在树荫下做游戏。
秋天,到果园采摘苹果,帮困难同学家收庄稼。
冬天,我们围着火堆听老师讲故事,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
这是我上小学时的情景,也是教育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