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感悟:通信媒体的变革使得个人行为积累成集体价值的过程变得简单和低廉。

“搔到痒处”反正是自己本来要做这件事,那不妨将其当做为大家做贡献好了

对参与文化的定义是:
1.与艺术表达和公民事务相比门槛较低。
2.鼓励和他人创造和分享作品。
3.存在某种非正式的师徒制,让最有经验的人把知识传授给新手。
4.成员认为他们的贡献是有意义的。
5.成员互相之间有一定的依存感。(至少关心他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数字参与素养包含一系列的技能(说服、策展、讨论,以及最为重要的自我呈现)有意识的数字化参与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更民主、更多样化的文化,即鼓励参与的文化。

文化阻力理论基本假设:一般公民都被挡在文化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之外如今多数对多数的文化生产打破了这种阻力

联网创业者通过向网络免费地发布作品来获取声誉和观众。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文件传输协议(FTP)

策展(curation):在网络世界,一些人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注意力的分配。

大众分类(folksonomy):当上百万人添加标签时,类别就出现了。事物实体可以很轻易通过个分类储存和发现

网络化公共空间的参与形式——可以影响自我和他人。感悟:媒体产业从创造内容转向构筑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由用户主导社交活动并创造内容。

印象管理:人们向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塑造他人对自身的印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