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D.Q.麦克伦尼所著《简单的逻辑学》一书。最初是从连岳的文章中多次看到他推荐这本书,于是买回家来,却一直没有兴趣打开看。
最近由于下了决心要洗心革面读遍天下好书,便不期然地想起书架上这本被闲置了大半年的书来。又想到蔡康永曾经说过:“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已经知道的事。”
于是理性告诉我,要好好读这本小书。但这种比较烧脑的书籍读起来想必困难重重,为了不至于半途而废,我借鉴了古人作战时的智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于是总共只花了一天时间就读完了它。
这本书给我最特别的感受就是:催眠效果杠杠的。看不了多久就想睡觉(虽说内容不复杂,都看得懂,但就是感觉脑子容易累)。当晚入睡后,半夜醒来深感歉意,于是又起来挑灯夜看。将近一小时后,困意又袭来,于是复又躺下睡着了。
后来看到有网友分享自己读这本书的感受时,说:“这本书是一定要拿来精读的,要动脑,要认真思考,要做笔记,要举一反三。”他还举王小波的作品为例,说明他的文章逻辑严谨,思维缜密。
确实,王小波的杂文独树一帜,思想性和趣味性都很强,以前读他的文章时也发现了,他具有很多文人身上所没有或者说稀缺的理科思维。他时常在文章中故意用错误的前提推出荒诞不经的结果,笑料叠出,妙趣横生。
要想写出这样的文章,必须得是逻辑学高手才行。而读者也得懂点逻辑,才能跟他产生默契,明白这种黑色幽默的妙处之所在。
在前言中,作者说逻辑学是良好教育的真正支柱。这点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可能没有得到体现,但从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中可以得到佐证,欧洲贵族培养孩子的“七艺”中,逻辑是放在第一位的。
该书第四章中谈到一些容易滋生非逻辑思维的态度和观点,其中有玩世不恭和盲目乐观主义。前者容易对事物作出悲观的预计,后者则相反。作者对这两者一针见血地总结道:“他们对所处的世界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眼中的世界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一个自己想当然认为的世界。”
这点相信很多人都被囊括其中,我自己就是个盲目乐观主义者,尤其爱“喝鸡汤”。看待很多事情都不是建立在认真了解的基础上去下结论,而是跟着感觉走。这种认知方式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在心理上很难接受,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和修复。
第五章介绍了一些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其中“中项不周延”这点错误很多人都容易犯,各种偏见和歧视就是如此。“好多骗子都是*南人,阿平是*南人,所以阿平是骗子。”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可是用逻辑原理一分析,就会立马发现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还有一条“以泪掩过”的错误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作者指出“强烈的情感和清晰的思维是成反比的,一旦情感超过一定界限,引导论证正确进行的机会就随之归零。”
这让我想起在《奇葩说》中,马薇薇和范湉湉就经常用这一招来混淆视听。说到动情处总是声音哽咽、涕泪横流,瞬间便将场上比分拉高无数。
然而只要你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揣摩,便会发现她们将焦点放在了论证的外围问题或是无关的枝节问题上,通过直接影响听众的情感而引起大家的共鸣。
看完《简单的逻辑学》后,除了对逻辑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还能理解一些不合逻辑的现象的根源和表现形式。
如能灵活运用这些逻辑知识,则可有效避免自己犯类似错误或者掉入他人设置的坑,即便没人能避开世上所有的坑。
克服沉沉睡意读完了这本简约而不简单的书,我内心感到非常值得。今后就将这本小书置于案头或枕边吧,时不时翻翻,像牛反刍一样反复咀嚼和回味。
对于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人们来说,尤其需要读这种能使人变得理性的书。
诗人汪国真说:太感性的人命运多坎坷,太理性的人一生多寂寞。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命中已不需要那么多坎坷了,说不定走着走着就会摔下悬崖,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至于寂寞,怕什么呢?反正有那么多的好书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