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午,招待完亲戚,也就没啥事了。天气晴朗,很适合领着孩子出来转转。
他们建议去村西头摘草莓。路不太远,既可以步行散散步,也可以溜溜娃,还可以晒晒太阳消消食,我当然是双手赞成了。
一家三代,九口人,走在大街上也很是亮眼。一路上不停地与人打着招呼,不觉间就到了草莓种植大棚。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要进去,妞妞更是如此,爸爸拽着还硬往大棚里边钻,乐得旁人哈哈大笑。
老板先给妞妞几个摘好的草莓,让妞妞先吃着。这几个草莓可是给到吃货妞妞的心里了,只见妞妞大快朵颐,不再急着钻大棚了。
一问价钱,自己摘的话四十一斤,如果买人家摘好的,三十一斤。弟妹说,要不买点摘好的回去吧!二弟说,来了就是领着孩子们玩了,让他们进去摘吧!
领了三个手提筐,三个孩子一人一个。我、婆婆、弟妹,一人管一个孩子进大棚,三位男士外面等着。侄女已经七岁多,完全可以自己摘,婆婆和弟妹交代她,拣大的红的采摘。
侄儿比较调皮,就不能指望他摘多好的草莓了,进去不搞破坏就行。妞妞才两岁多,更是指望不上,进去也就是图个热闹。
听他们说,大棚里热得很。进去前,我们都先脱了羽绒服。我和妞妞最后一个进去。一进大棚,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熏得我眼镜片上一层雾气,顿时啥也看不见了。适应了里边的环境,开始抱着妞妞往前走。草莓种在一垄垄的土岗上,我们在土岗中间的夹缝中行走。夹缝比较窄,根本容不下两只脚并立。走在中间,真的有种夹缝中求生存的感觉。我抱着妞妞踉踉跄跄地走了几步,看着鲜艳欲滴的草莓,很想摘一个尝尝鲜。但是听到负责人一遍遍地说,不让品尝,便也作罢。
我喊老公领着妞妞采摘,公公把妞妞接了过来,我在外边等着。不一会儿,一行人便把筐摘满。结完账,给三个孩子筐里分好草莓,开始返程。
婆婆和弟妹分享者摘草莓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她们两个人都没少吃,纵使负责人一遍遍喊着不让吃。
侄女儿进去后,早就忘了奶奶和妈妈的叮咛,进去后撒丫子跑,跳着垄摘,只要是个大的,不管熟不熟,就往筐里摘,每个草莓都留个长长的把子。
弟妹说,整个过程侄女都没吃一个。问她怎么不吃,侄女说,人家说了不让吃。弟妹一脸担忧地说,妞这么实诚可怎么办?婆婆也是这么说侄女儿,侄女觉得很是委屈,人家都说了不让吃,我为什么还要吃呢?婆婆更甚,来了句:“人家捂着你嘴了吗?”
我和侄女一样,都是实诚守规矩之人,进了大棚,就得守大棚的规矩。我觉得婆婆这么说孩子,真是太离谱了。
我说:孩子明明是对的,守规矩听话,这多好啊!你们该表扬才是,怎么能这么说孩子呢。你觉得草莓四十一斤比较贵,采摘亏,你可以不进去。你的观念是进去多吃点不亏,可是也不是人家上赶着要你去摘草莓,还是你自愿跑去大棚的啊。婆婆听了我的话,呵呵笑了,不再说侄女的不是。
孩子的世界比较单纯,规矩就是规矩,遵守是对的。假如到了学校,上课说话。你去教育孩子,上课不让说话,这是规矩,你怎么不遵守呢?这个时候,老师也没捂孩子的嘴,如果不守规矩,恣无忌惮的说话,就是错了。这不是让孩子的认识混乱吗?
这么双标准的教育孩子,无非就是想多占点便宜。对孩子的长远发展,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