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王大娘子蠢萌的形象,深入人心。
不过,对比原著,王大娘子的“三大”高光时刻,在剧版没有被演绎出来,真是太可惜了。
而且,在礼教森严的古代,“聘为妻奔为妾”。
所以,剧版的王大娘子虽然很下饭,却因为少了三个高光时刻,让她少了古代“妻”的气度和做派,从而人物也没有那么立体:
第一大高光点:高门嫁女的王大娘子,更看重女儿的幸福
古代人的门第观念很重,所以流传了一句话——高门嫁女低门娶媳。
这里“高”和“低”,代表的是家庭主人的高贵和等级,娶比自己门第低的媳妇,防止媳妇娘家以势压人。更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嫁姑娘找门第高的,希望姑娘找一个好人家,生活幸福。
王大娘子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而盛老太太嘲讽王大娘子,“高门嫁女,是她一辈子的想头。”
而且,对于女儿的婆家,王大娘子也是有盘算的:
要门第好,家底厚,人口简单,公婆妯娌好侍弄,最最要紧的是人家后生要有能耐,要么读书有功名,要么会办事的有产业,要么有武功爵位。
所以,嫡长女盛华兰到了出嫁的年纪时,盛紘和王大娘子确认了两个候选人:
令国公府第五个孙子和忠勤伯府的次子。而开封府尹邱敬大人为儿子来提亲时,加快了盛紘夫妻为华兰选胥的进度:
门当户对邱大人之子
其实,原著中对于邱大人之子,盛紘是很满意的,并对王大娘子说:
“那邱二公子我是见过的,模样品行都配得上华儿,本来我就不喜华儿嫁入王公府邸,那里虽然富贵,终究门庭深锁,华儿又心高气傲,真嫁入了那地方也未必如意,我们与邱家那是门当户对,也不怕华儿受委屈。”
但当时三王爷和四王爷储位之争的水深火热,而邱敬的长兄是三王爷的讲经师傅。所以,邱敬自然会站三王爷的队。
可是,三王爷无子,四王爷也不是吃素的,朝堂上局势更是风云诡谲。
所以,这本来就是一场看到不胜负的赌局——若三王爷顺利当上太子,那赌赢了的邱家就鸡犬升天,若一旦赌输了,邱家就是一败涂地!
听到这里,王大娘子吓出了一身冷汗,对盛紘说:老爷,邱家的婚事咱们不能答应,他邱家愿赌,咱们可不能拿华儿来赌,要是弄个不好,咱们全家被牵连也是有的。”
对于“高门”和“高高门”,王大娘子选择能给华兰“幸福”高门
令国公府是降等袭爵,但是门第显赫,家世鼎沸。忠勤伯府却是门庭冷落,而且,国公府比伯爵府高了两个级别。
可是,令国公府门风不好:家里人口众多,主仆上下,安富尊荣,几个小爷们,不过和长柏大小,屋里竟有二十多个媳妇丫鬟伺候着,如此穷奢极欲,大的小的全都挥霍无度,铺张奢靡,出的多进的少,内囊早就空了。
被斥责了处事不谨行止不端,足足褫夺了十年的银米俸禄的忠勤伯府,却因为家中遭了难,一大家子都夹着尾巴勤勤恳恳的搞事业。
于是,盛紘夫妇为女儿选了落魄的忠勤伯府。虽然,华兰嫁入忠勤伯府也算是高嫁,但是王大娘子却说出了天下大部分母亲的心声:
“当时我就想,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了华儿,我不指着用华儿攀龙附凤,只希望她能嫁个有担当的男人,夫妻和睦,琴瑟和鸣,将来生儿育女,一生平顺。”
而电视剧因为剧情需要,开头就是忠勤伯府来盛家迎亲,省去王大娘子为华兰选婿的过程,这完美错过了王大娘子爱女情深,又懂取舍利弊,为了女儿的幸福抛弃金钱的高光时刻!
第二大高光点:对于女婿热门人选齐衡,王大娘子却让如兰避而远之
原著中,齐衡来到盛家私塾里读书时,平宁郡主为了不与盛家的女孩搭上关系,向盛紘提出男女有别,暗示不要叫府里的女孩儿们和齐衡一起读书!
对于平宁郡主的这一番操作,年纪小的如兰自然是不懂得,于是恳求王大娘子,表示自己要继续读书。但是明白其中原委的王大娘子斥责如兰:
“什么元若哥哥?他是你哪门子的哥哥!以后规规矩矩的叫人家‘公子’!不对!以后都不要见了,刘嫂子,以后但凡那齐衡在府里,不许五姑娘出葳蕤轩一步,不然,家法伺候!
然后,王大娘子又认真的对如兰讲道理:
都是我的疏忽,只当你是小孩子,多娇宠些也无妨,没打量你一日日大了;昨日齐衡来家后,我听你一说便也动了心思,才由着你胡来,看看你副模样,这是什么穿戴打扮?哪像个嫡出的大家小姐,不若那争风的下作女子!真真丢尽了我的脸,你若不听话,我现在就一巴掌抽死你!省的你出去丢人现眼!
而且,火爆脾气的王大娘子,还站在了平宁郡主角度分析了问题关键:
作为母亲:齐衡品貌出众,又是郡主的唯一的孩子,自然是仔细看护,不能因为一时疏忽,让儿子与没有规矩的姑娘私定了终身;
比拼家世:盛家不是豪门贵胄出身,也不是圣上的心腹权贵,而齐家自己就是公府侯府出身,自然要寻一个门当户对的亲家。
甚至,对于自己的女儿,王大娘子也做出了公正的评判——论相貌论才学,如兰如何配得上齐衡?
第三大闪光点:王大娘子管家理事的本事,连明兰都佩服
原著中,顾廷烨有一个叫秋娘的通房。
明兰和顾廷烨成婚住进澄园后,秋娘也跟着来到了澄园。秋娘是顾廷烨身边伺候的老人,她对顾廷烨有着深深的爱慕。
所以,秋娘来到澄园后,就想积极履行通房的指责——值夜。
而且,她为了见顾廷烨一面,还打听出了顾廷烨的行踪。
对此,明兰不以为意,反倒是丹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提醒明兰:她怎么知道老爷什么时候回府?怎么来的这么巧,老爷前脚回来,她后脚就跟来了。
可是,丹橘这样提醒明兰,她依旧没发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而秋娘却却颠颠跑去嘉禧居的路口等着,曾堵到过顾廷烨两回。
这件事很快发酵,并且传到了外院,并且风言风语传的和难听:
内院的女人们不过暗骂两句,再讥笑两句算完;可外院有几个嘴巴不干净的光棍说话就难听了,不仅说了很多虎狼之词,还讽刺秋娘“老爷再不去消受一番,怕是要另寻法子了……”
至此,明兰才知道厉害,觉得之前她对王大娘子多少有些轻视,如今她自己当了家,才敬佩起王大娘子的管家本事来。
所以,明兰很诚恳的对顾廷烨说:
也是我治家不严,若在盛家,不论内宅如何了,哪个敢传到外院去?主子的是非也是别人能议论的?到如今,我才知道祖母为何说我家太太理家是把好手,唉,着实是不容易呀。
而且,在康姨母给盛老太太下毒时,明兰让王大娘子封锁消息时,就连同住在府中的长枫夫妇,只是听到一些隐隐传来些惨叫哀告声。
可是,他们作为府中的主子,竟然没有一个下人为了卖好,来传递消息。
甚至,事情结束后,长枫夫妇也只是以为是“府中失窃,导致盛老太太惊吓而病!”
编后语:其实,小仙儿在第一次读原著时,总觉得王大娘子匹配不上盛紘。但是,当自己做了人妻和人母后才发现,王大娘子是一个合格的妻子。
虽然,原著中的王大娘子虽然没有剧版那般憨直可爱,甚至,有些尖酸刻薄:
卫姨娘过世后,明兰养在王大娘子身边一段时间,可是,王大娘子从来不关心明兰的喜欢,只是如兰吃什么,明兰吃什么;
对于宥阳资助的银钱,王大娘子也觉得盛家大房是借了夫婿盛紘和娘家哥哥的光,所以,这银钱她享用的很安心;
对于长栋母子,王大娘子给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不如体面的婆子……
但是,在古代“妻”,齐也,意为男子的配偶。妻还被称为“内助”,意为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人。
王氏除了肚量狭小,喜欢斤斤计较,待人也不宽厚,但着实不能算个坏人。对此,连盛老太太曾对明兰说过王大娘子:
你母亲虽性子鲁直,脾气又冲,可究竟心地不坏,且会理家管事,真正阴毒狠辣的事儿她也做不出来,这便很好了。若没有,咳,咱们家也算和睦了。
而且,日子就是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品味人生的悲欢离合。
所以,剧版没有演绎出来王大娘子的三大闪光刻,实在太可惜了!
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