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吗?
材料通过一系列论证,试图证明“大学生就业并不难”这一观点,然而其论证过程存在一些逻辑谬误,现分析如下:
首先,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的减少,最多说明劳动力供给关系发生改变,未必能说明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短缺;同时,长三角等地区出现用工荒、第三季度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只是中国的局部地区、一年中一部分,可能只是特例,所以未能说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这都不能说明我国大学生供不应求,当然也推不出大学生就业不难。
其次,整体素质除了教育程度,还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密切相关,而岗位适应能力则与专业技能技巧的应用相挂钩,所以教育程度、整体素质、适应能力之间未必具有正向推理关系,那么也推不出一个人越容易就业;更何况,材料作者还有试图将“大学生”混淆成“一个人”,而整体具备的素质局部未必具有,所以大学生也未必比其他群体更容易就业,也就未必能推出大学生就业难没有道理。
最后,如果大学生毕业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的专业对于市场是冗余的、实际工作的情况与预期也不匹配、有风险导致创业失败,这些情况未必使得解决就业难的措施有效;况且,材料即说“就业难”又说“就业难不复存在”,前后自相矛盾。因此,若是忽略这些情况,还能说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吗?
综上所述,正因为材料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错误,要想保证“大学生就业并不难”这一观点成立,还需要进一步更周密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