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张莉莉
没有悲伤也没有眼泪。也许,生活不能事事如意时时顺心。也许,在希望和实现希望之间,总会有阻滞。故事就在这样苍白的背景下发生了。
火车就要来了,爸爸坐的火车……冬日的站台上,狄姆期待地望着远方,小小的身影格外显眼。自秋天开始,他一直都没见到过爸爸。
火车终于来了,爸爸出现在他的面前,红色的围巾在风里飘扬。狄姆在心里欢呼:啊,爸爸!可是,他站在那里一动也没动。
也许是记着妈妈的叮嘱,也许是心里的迟疑:“这么久没见了,爸爸,他还会像以前一样喜欢我吗?”
爸爸奔了过来,一把抱起狄姆举过头顶。“啊哈,狄姆!我总算来了,我好想见你。今天,我们两个人干什么呢?”
画面里,狄姆笑了。爸爸熟悉的气息包裹着他,他终于安下心来,确定爸爸还在爱着他,所以他调皮的说:“这还用问吗?做爸爸和我想做的事就行了呗。”
就像以前的每个周末,和爸爸在一起度过的那样。
于是,狄姆带着爸爸一起买热狗,一起看他最喜欢的电影,一起吃披萨,一起在图书馆读书……
故事场景不断地变化着,唯一不变的是狄姆,他总会扬起稚气的脸,快乐而自豪地对每一个遇到的人说:“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这座小城是狄姆和妈妈生活的地方,他仿佛认识这里的每一个人。在今天之前,没有人见过他的爸爸。所以,狄姆一遍遍地向人介绍,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也是有爸爸的孩子。
天渐渐黑了,再过一会儿,爸爸就要回去了。爸爸提议去图书馆,他们并排坐着,狄姆的心思却不在书里:现在几点了呢?要是时间能停下来就好了。火车要是不开就好了。
街角的咖啡店里,父子俩还想多待一会儿。爸爸习惯性地抱起狄姆,好让他看清货架里的东西。付钱的时候,也紧紧地抱着他。
爸爸应该还没发现,几个月不见的日子里,狄姆又长高了,已经高到自己能够到柜台了。
时间终于到了。在去车站的路上,狄姆一直握着爸爸的手。爸爸的手好大好大,能把他的手整个包住。
“爸爸的手真大呀。”狄姆嘟哝道。以前,竟没有发现。是因为以前每天都会握着的缘故吗?
到了站台,狄姆停住脚步:“我要在这儿等着妈妈来接我”。没有撒娇的亲昵,也没有情绪崩溃地想要挽留,他站在那儿,懂事得让人心疼。
爸爸终于忍不住了,离火车开动还有两三分钟的时间,爸爸一把抱起狄姆上了火车。火车里已经坐了好多人。爸爸找到自己的座位,突然大声叫到:“大家听一下好吗?”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愣住了,所有人都停下来看向他们。“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
焦尼看着狄姆,狄姆看着焦尼。父子俩的嘴角露出了笑容。如果时间可以静止,多希望画面就此定格。
爸爸抱着狄姆下到了站台上,揉了揉眼睛,郑重的跟狄姆道别:“再见,狄姆!马上还会再见面的。”
火车终于还是带走了他。车窗里,爸爸在挥手,狄姆也在使劲儿地挥手。爸爸的手渐渐地小了下去。
火车很快就看不见了。但是从铁轨上还传来了轻轻震动的声音。铁轨很长、很长,一直通往爸爸住的城市……所以,火车一定还会回来吧?载着狄姆最喜欢的爸爸——他叫焦尼。
故事的最后,妈妈出现了。妈妈穿着红色的大衣,给这寒夜里带来了些许温暖。她看着狄姆,狄姆看向远方,那是火车带走爸爸的远方。
狄姆或许在想,那是一座怎样的城市,那里会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那里的爸爸会不会每天都很忙,会记得想他吗?……
故事结束。对狄姆来说,这是多么珍贵的一天,他见到了久违的爸爸,感受到了爸爸对他浓浓的爱并没有减少,他还是可以和爸爸在一起做他们想做的事。可是对我们身边并未遭受家庭变故的孩子们,又有多少人能享受这样普通而幸福的一天呢?
爸爸和孩子们的成长隔得远远的,因为他们要实现个人的事业理想,要负担家庭重任,要自我娱乐,好不容易有时间陪孩子,却也是刷着手机,或是端着自己的架子挑剔孩子的各种毛病,不交流,不说爱。
爸爸渐渐成了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奇葩说》最近的一期里,提到了一个辩题“如果一周不够陪伴孩子12个小时,就取消爸爸称号,你支持吗?”记者采访了几位孩子,答案都是:不愿意。理由是:因为他是我的爸爸呀;爸爸是我最好的爸爸;爸爸工作辛苦,太不容易了。……
有一个更扎心的回答是:我不支持。因为我不敢。我怕爸爸做不到,我就没有爸爸了。
孩子对父母天生忠诚,总有着满心的喜欢,甚至特别能体贴父母,让人不由得心疼。就像书中的狄姆,在成人的无奈世界里,继续懂事理解着。好在焦尼在火车上对儿子的宣言让我们知道,即使爸爸不在狄姆身边,但是他的爱会一直陪伴着狄姆,让狄姆不会孤单。
比起很多婚姻破裂,父母反目成仇,孩子无辜受伤的故事,狄姆的故事无疑是温暖的。可仅仅是温暖,并不美好。
在孩子心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希望,往往是建立在幸福的完整的家庭基础上。对孩子最好的爱的教育,永远是爸爸爱妈妈。
这本书我很早就买来,一直被我收藏着。有一天,女儿翻箱倒柜把它找了出来,让我念给她听。于是我抱着女儿,靠在窗台,就那样一页一页地读着,读完以后,女儿天真的问我:“为什么狄姆的爸爸要走呢?天黑了,他们不是应该一起回家吗?”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这就是孩子的世界,他们问得如此真诚而通透,而我们竟交不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