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我用简书记东西的时候应该是2015年,当初我的需求有两个:1 是跳出微信公众号有一个私人的记录和阅读空间;2 是练习 Markdown,想更有效率地写作。
基本上第二种需求后来就一直没有被满足过,主要是简书的编辑器越来越优化,优化到我更愿意早上醒过来直接手机上做傻瓜式记录。如此反倒更专注在记录本身。这对我的学习更加有效。
一个人学东西的方法有很多种,对我来说最适用的就是记和读。我读书是很快的。主要是不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基本上大段扫完,就直接跳下一个篇章。有时候看完标题知道了意思,这一章甚至都不想看了。所以假如愿意的话,一晚上读完一本书并不是太困难的事。读大学蛋疼的时候,我就在两三个星期里看完过十几本书。
但我这个人对一本书是不会只看一遍的。有时候突然想起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某个章节,就会把它找出来再看一遍。这时候我就会有一个恶趣味:把这个章节全部手抄一遍。我办公室里有一个本子,里面都是我手抄的一些东西。
抄写是我记忆事情的一个方式。我抄下来的东西,大致上我都能把它背出个八九不离十。但这样对我是不够的。
我在每天醒来的时候,会把我最近看的东西,最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串起来想一遍。整理成一些相对完整的想法。想法这个东西是转瞬即逝的,你就需要把它记下来。这时候手边有一个比较好的编辑器显得狠重要。
你看我在简书记录事情和想法的时间,大部分都在早上,就是在我醒过来赖床的那个时刻。
简书的编辑器之所以适合手机,是因为它没有那么「富媒体」,你可以专注地处理在文字本身,也就是想法本身。但同样带来的问题是,作为写作者,我并没有在简书搜索和阅读其他作者文章的习惯。你看我在简书的行为逻辑,更像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并不像是寻找朋友和信息交流的社区。
也许正因为沉浸式的专注,让简书对于写作者而言更像是日记本,而不是承载博客或BBS或类似公众号形式的,「小区里的公告板」这样的功能。这对激发写作者创造更适合给其他人看的内容,或者说吸引更多其实不写东西的读者,其实是不利的。人类但凡有了想法都会渴望交流,而不会停止在自己和自己对话。
我们可以再观察简书一篇文章下推荐更多阅读内容的推荐逻辑,大部分是以全站「高阅读量」为优先推荐,而不是以和这篇文章或作者的「关联度」做优先推荐。狠难判断这是简书运营逻辑的问题,还是运营思考的偏向。但这样带来最直观的问题是,大部分时候只能看到高阅读量的情感或鸡汤类话题,而不能看到更多,与本作者「我」的串联。这于阅读者或于写作者的同好需求,相对都是不利的。
但这个推荐逻辑取决于简书的产品运营策略:是让高阅读量变得更高,还是让阅读关联变得更紧密。我不能去下这个判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观察下我这篇文章发出以后,简书下面的推荐关联。
同理简书对于内容管理的另一个逻辑就是专题。简书的文章,可以同时被大量专题收藏。这个就狠像音乐播放器的歌单。你收藏了别人的歌,然后起了个名字,「跑步歌单」,「做爱听的歌」,之类的。然后歌单会被分享出来,被更多其他人关注。如果专题(歌单)本身有足够多的关注,这单篇文章本身的阅读量也会有成倍的增长。知乎也有这个收藏列表的管理和分享功能。
但专题的管理和推荐,对于简书的运营团队也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我们管理专题的方法,主要是看用户在这个文章上打了什么标签(收藏到了他们自己的什么专题),然后再合并和优化,提升更多进入专题的内容和用户质量。这就对运营团队本身的专业素养提出了狠高的要求。他们需要非常懂内容,也需要非常懂用户。
简单地你看一些例子,你看QQ音乐的版权音乐储备并不比网易云音乐少,但你总觉得网易云音乐能听到更多歌,而且各种歪门邪道的歌都有。这就是网易云音乐在歌单运营优化,以及歌单推荐管理上做得更好的关系。
让「小众爱好」的用户有了兴趣被满足的归属,这需要运营团队对音乐和用户两端都有狠高的素养。这就是所有运营工作最艰难的所在。至少你看得出网易(以前的)团队比QQ音乐更懂音乐一些。
阅读和音乐,甚至和C端消费的内容管理逻辑都是相似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汪撕葱
20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