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40
——读每周观察《要追问自己是否成长,而不必看重分数高低》
每次阅读郝老师的每周观察,都是一次自我鼓励和醍醐灌顶,时而浑身战栗,时而备受鼓舞。
这次郝老师以新网师课程过关评分为切入点,表达了新网师学习对于自我成长的意义,这里有学员的疑惑、挣扎甚至恐惧。这一切,又让人多么熟悉!因为去年加入新网师的我,也无不经历过这一系列的辗转反侧。
而一年后,再看这篇文章,感受到更多是批判的力度和鼓舞的温度。
一、怎么看待奖赏?
无论是写作业、完成学习、以及做出一份作品,作为社会性的个人都追求被认可,被“看见”。在新网师也如此,每次预习作业后,学友们都渴望知道自己的分数,如果分数高,则无不大喜过望,而低时,则无不颓丧失落。
这其中的机制,就是奖赏在起作用。但是再深入反思,外部的奖赏就代表了自身强大吗?仅仅依赖外部奖励究竟是强大还是虚弱的表现?学习这些高难度的、难啃读、没有学分、不为职称的课程,千辛万苦写了作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回顾当初的招生简章,我们都想在新网师遇见“尺码相同”的人,更重要的是,与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一起获得自我成长。郝老师写道:“新网师认为:自我成长才是专业学习最重要的奖赏”。在这里,关键词是“”专业学习“与“自我成长”,也就是说新网师是为了打造教师的专业学习能力,途径是啃读有难度的经典,最后抵达的目标是专业能力上的自我生长——向内求专业的扎实提升,而不是向外求嘉奖。因为,依赖外部反馈和奖赏,往往是不可控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一定会被“看见”。
二、在这里收获的是什么样的“自我成长”?
我要追求怎样的自我成长?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心中。在新网师的学习,则给我更加明确的方向。
1、在理论高度、钻研深度上的成长
在新网师的学习中,我告别了以往浅阅读和感性阅读的旧疾,而主动啃读了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的经典书目,学习至今,跟随郝老师先后啃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自卑与超越》,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李政涛的《倾听着的教育》、伯姆《论对话》、以及郝老师的作品《给青年老师的四十封信》、《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这些书目,起初艰涩难懂,几度想要放弃,但随着课程推进,啃读日渐佳绩,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理论学习的高度和深度都比之前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2、在扎根教室、改造课堂上的成长
理论的学习,不只是认知上的累积,而是为改造课堂添加新的角度和工具,这一点上,去年我在S中改造教室的经历就足以说明。按照学校联盟政策,我前往S中交换一年,然而我所任教的是生源质量极差而问题生云集的班级。但是借着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和《正面管教》,我开始寻求后进生和问题生心理背后的伤痕和自卑,从而努力在课上课下营造关爱的、尊重、鼓舞式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后进生成了小组回答问题的VIP,每个人都在鼓舞中跃跃欲试,课下我和学生们一起打羽毛球,大战几十回合……我在课堂上寻求营造润泽的教室,虽然还远非佐藤学所构建的,但业已突破了尖锐、失望的矛盾与冲突。我和我的学生们,都获得了在彼此遭遇之前无法想象的成长,就类似于《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和他的合唱团一样彼此点燃和激发。
3、在生命意识、追寻价值上的成长
我曾在给新网师开学典礼上做了一个《踏上新网师的“方舟”》的微报告,其中提出了我认为在新网师可能遭遇的弯路和阻碍:一是寻找答案而非灵感;二是依赖导师而非自己;三是追逐成名而非成长。而今天郝老师的文字,则提醒了第四点:看重分数而非成长。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前者往往追求的是外部的资源、肯定和附加值,而后者则倾向于自我的认识、反思和成长。
作为教室,应该清醒地认识道:“教师专业学习最重要的动力应该源于学生的成长。通过学习,自我得到成长,进而将所学运用到教室里,作用于学生上,学生生命的拔节成长就是最好的反馈。如果无此,其他的赞誉又有何意义?”
也就如郝老师文题所说,如果学习课程、坚持啃读、认真作业,不是为了更好地扎根教室,不是为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不是为了让教师的成长点燃学生的成长,那么这样的学习,就终将失去坚持的意义,也将不可能成为唤醒教师内心价值追寻的引擎。
因此,在新网师的一年中的坚持,让我深信,在鱼龙混杂中,坚持者成长,放弃者消磨。你的意志如何,初心如何,追逐分数,还是成长,将塑造完全不同的你。你的坚持,建构了所有成长的意义,因为,你就是生命之书的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