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怎样从干货文章中汲取知识?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有干货?
答:一个词:厚积薄发!当你看够200百篇干货文章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根本就不需要再考虑这个问题了。因为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就算在继续找继续看,但是很多文章说的东西都是千篇一律的,为毛?很简单,方法论的东西本来就不多,套路也就那么些,就跟学数学一样,基础就是从0到9的的这10个阿拉伯数字,其他的东西都是基于这些基础而拓展开的,除此外基础再也讲不出别的啦。(当然我说200篇可能是比较保守,那么500呢?1000呢?)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不是说在看了200篇乃至1000篇以后你就不再需要看这类文章,我想说的:这类文章对你来说已经不再是用来学习知识的了,而是通过它们来拓展思路,比如说跟人讨论,比如说将学到的东西用到工作中,在比如说在这些基础上发散然后尝试。
至于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有干货,很简单,你就看你读了以后有没有让你学到一点点东西,哪怕是一个小技巧,一个小的思维方式,一个工作方法等等……答案如果是”有“,那么你的问题就解决了,能有新东西对你有帮助的即为有”干货“的文章。
问:我应该向什么样的人学习新媒体知识?
答:有想法,善思考,常总结的人。
对的就是上面说的这么简单,也许很多时候,你会考虑“他才几年经验啊?写的干货是不是吹牛逼啊?他靠谱不靠谱啊?”
但是我想说的是,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有时候经验并不能说明什么。会不会思考有没有想法这才是重点!有的或许已经工作很久,但一直按部就班,每天就是发发微博微信,从来不主动去思考如何做的更好,如果有商务拉来资源了就发个小活动,也去考虑为嘛做这个活动,这个活动如何才能更加吸引人。说真这种人,再多五年十年经验,也是然并卵的。所以啊,唯经验论这特么是扯淡!
问: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答:答案就是“许三多”咯——多读、多写、多思考。
多读:英国诗人弥尔顿曾说:“书是一个艺术大师宝贵的血液是超越生命之外的生命。”可见读书对于写作之人的重要性。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是最好的知识容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多了自然可以了解到各种作者不同的文笔。看多了自然而然也就能熟悉一些基本的写作思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写:也就是多练。这是什么意思呢?多写包括乐自己原创的写和仿写,也包括摘录。
有句俗话叫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作这个事儿,很多时候来说他就是个技术工种,所以平时就要善于积累素材,如何积累?比如平日我们看到精彩的文章,可以把记不住的写下来,或者当你听别人聊天时的领悟,又或者脑中突然冒出的灵感,你都可以马上把它们记下来。长此以往,它们都会成为你很好的素材,这会积少成多。
仿写,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做过这样的事儿,就是看到好的句子,好的格式,那么就记住,然后按照他的模式来进行二次创作,对的,这就是你们脑子里想的——“伪原创”、“山寨”。但是要注意的是,不是让你整篇照抄,而是去看别人的结构去看别人的用词,去看人的词语搭配等等,学习别人的思维思考方式。
多思考:也就是我们在看别人的文章或者在讨论事情时候,我们要培养深度思考和发散思维。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俗称的“开脑洞”了,这是没有什么技巧的,但是有一定的逻辑,比如“先加后减”,在你看到别人的一篇文章时候,人家的是鸡汤,说的是励志正能量?你看到了会有什么脑洞呢?嗯,看到这里的,不妨想想!
或许会将对方的故事来大逆转,也可以将剧情黑化,甚至你可以把他的故事主体提炼出来,思考一下在什么地方能植入你的品牌。说真思想和创意,你总得占一样吧。这两个玩意,没有特别好和特别坏这么一说。拥有成熟思想的人写的文或许会更加沉淀,会比较全面和到位;拥有创意的呢,文章会显得更加有趣,有时候文字功力不够也可以通过创意将一个文写的吸引人。
所以说,关于文案能力这个事儿吧,我觉得是个水磨工夫,没办法一蹴而就,当然天才的话可以直接忽略我说的,当我在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