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向世陵)
“心学”在今天是一个颇有热度的语词。不过,在宋明理学史上,他并不意味着今天人们熟悉的阳明心学、陆王心学或甘泉心学,而是含义更为宽泛的概念。
从明代心学发展的总体格局来说,甘泉与阳明在世时,在各地讲学传道并创办了大量书院,共同促进了明代心学的繁荣。
甘泉心学在方法上,可以他自己秉持的”合一之学“来概括。
甘泉主张的心气合一,强化实用层面……中国学术乃至中华文化迈向近代文明最切近的关口,虽然在后来未能发扬光大,但它所揭示的方向和为之所做出的努力,仍然是值得我们后人深思和尊敬的。
学术理论篇
《从韩愈到湛若水的“猫论”》(向世陵)
评价猫可以从生物性、社会性等不同角度出发,猫自身的行为是出于先天禀性还是会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韩愈认为猫会被人的仁义举动所感染,司马光肯定动物与人一样具有仁爱的德性,湛若水则以为猫的仁爱是物之间因为关爱和感恩而生成。物类自身究竟有无仁爱之心,是一个仍然需要研究的问题。
《‘我’的挺立——甘泉<心性图说>中的思想》(辛晓霞)
解决朱子学所产生的弊端,将终极权威从外在天理收回到主体“我”,高扬道德主体性,是明代理学的重要议题。在甘泉的“心性图”和《心性图说》中,“敬”贯穿始终。甘泉从:敬“中洞见凸显主体”我“的关键。在”敬“中”我“自觉到了责任,肯定自我价值,自信圣人可至。
《湛若水“小学”思想略述》(黎业明)
湛若水因对朱子《小学》有不满,重写编撰了《古本小学》。湛若水的《古本小学》比较严格根据朱子有关小学的本意来编撰,颇有以朱子攻朱子、并希望最终取代朱子的意味。
《体认天理要主动》(湛柏欣)
随处体认天理,湛若水的心学主旨,他以自己的实践去印证和丰富这个主旨,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并进。随处体认天理,在今天依然有指导意义,能到与现代社会有机结合。
《湛若水儒学体系构架及其影响》(刘红卫)
本体论和工夫论构成了湛若水儒学的基本框架。湛若水在人与自然”一本“的基础上贯通了心体与道体,以道体的中正、自然特征诠释心体的中正、自然理念,形成了儒学本体论体系。湛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体认路径,以”勿忘勿助“为体证工夫,形成了儒学工夫论体系。道体作为客观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道体印证心体,在此基础上实现心无内外,是湛若水儒学区别于王阳明及阳明后学的重要特征。
《甘泉心学和阳明心学的区别》(湛柏欣)
湛若水和王守仁一见定交,相约共倡圣学。他们除了公开论学、面对面交流,还有不少书信来往,形成了一些共识。他们的分歧主要在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学说之后,包括对心、天理、经典的看法。
齐家治国篇
《传承和弘扬广府先贤湛若水的治国理念》(乔平)
湛若水是一名勤政清廉的学者型官员,他的为官之道今天仍然有着教育和借鉴作用。我们研究湛若水那种力主儒家“仁政”,认为“天下民庶民实为邦本”,主张“重民”、“得民”的治国理念,在今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湛甘泉”礼法合治“的治国理念》(刘兴邦)
湛甘泉”礼法合治“政治思想包含了以王道治理国家的治国理念,德刑并用的治国理政方法,”民为邦本。君民相须“的民本思想,得民心则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重视民生、关心人民疾苦并力求解决人民疾苦的民生理念。
《明清广州地区家族训的演变和对宗族治理的作用》(闵丽华 吴建新)
从《甘泉家训》与《湛氏家训》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明清两代思想文化制度下,乡村治理实践的不同特点;乡村的宗族如何适应不同的时代特点而转变自己对”国家“的态度逐步强化宗族内部治理行为。
《湛若水思想文化对家乡的贡献》(湛汝松)
湛若水有关教育、经济和社会管理等思想不仅在全国有广泛影响,而且对家乡做出积极贡献。他的书院为扶贫助学作出榜样;利用自然环境,发动乡人修塘开徐,使经济得到发展;制定乡约,是“刑德并用,以德为主”政治主张在乡村管理的体现。
文化延伸篇
《当代人如何随处体认天理弘扬甘泉文化》(湛柱辉)
今天研究、阅读湛甘泉的著作,领悟其“随处体认天理”的哲学真谛,对于我们学习、工作,乃至生活,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个巨大的历史遗憾——如果阳明学与甘泉学形成合力》(吴廷玉)
阳明学与甘泉学在中国学术史上并成为“王湛之学”。二者的思想交相辉映犹如双子星共同构筑起明代心学天幕的灿烂辉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阳明学与甘泉学未能真正形成合力之道,致使各自的道力发挥打了折扣。
《湛若水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湛凌松)
湛若水明确提出“天下民庶,实为邦本”的治国理念,这是他社会思想最核心的部分。“君为轻,社稷为重;社稷为轻,民为重”,这是古代民本思想理论在他博学深思认知基础上的历史演进。今天阅读他的著作,了解他的政治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明代真儒湛若水的人格魅力》(朱慧)
上善若水的甘泉先生以他所建的功德泽被后世,让人敬仰。甘泉先生用一生践行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焕发出非凡的人格魅力。
《试论陈白沙与湛甘泉哲学的师承关系》(方映灵)
对陈来先生关于白沙与王阳明、白沙与甘泉之间的关系提出商榷。甘泉学才是白沙学的真传。甘泉”随处体认天理“说真正师承和发扬光大白沙学说,并真正奠定了江门学派在明代心学中的重要地位。
《洪垣师从湛若水始末》(郭翠丽)
洪垣为甘泉学派重要传人之一,从王学而归宗甘泉,师从湛若水共28年。文章通过史料,力求对师生两人交往始末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湛甘泉思想的践行者——蔡叆》(师根茂)
湛甘泉的学生蔡叆在河北通过自己的讲学和践行,弘扬了老师的心学。
《心存高远方能成就大业》(林军)
明代中叶,在南方楚文化的大地上分别创生了王阳明与陈白沙两个心学流派,实是相同的学术旨趣,并有着同脉的亲近互补关系。两位代表人物有着不同的经历与抱负,不过都是我们当代人应当努力学习借鉴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