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说:他写作的手法大多、或全部都是从愈哈特菲尔德那里学到的。
而关于如何写出好的文章,哈特菲尔德这样写道:
从事写作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距离,或者说距离感,是一个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嗤之以鼻的词,人们想方设法的去磨平这世界上的所有距离,客观上来讲,如今这个世界已经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距离,只要条件允许,你可以在24小时之内去往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或者,你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来联系到你希望联系的人。
当然这是好事,可我们从来不会满足于此,真正的距离从来都不会是相隔万里,而是同床异梦,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才是真正令人感到痛苦与窒息的事情,于是很多人掏空心思,费尽心机,也要想去成为那个人心里的蛔虫,从而,人和人的矛盾开始激发,关系变得拖泥带水,冗长而不堪。
村上的作品中说道:
直言不讳是极为困难的事。甚至越是想直言不讳,直率的语言越是遁入黑暗的深处。
村上太聪明了,他深知现代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秘密或是隐痛,很难诉诸语言。
在这样的意义层面,我想保持距离并不是一件令人觉得疏远、甚至厌恶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相互理解,鲁莽的尝试往往徒劳无益,甚至还会伤害对方。所以,保持距离某种程度讲就是给对方自由,而自由又最为可贵。不要靠的太近,也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动辄强加于人,在这个意义上,保持距离,就是温暖,也是关心。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
村上的作品中,从来不写家庭,也不写家人,和作品中的“我”发生关系的那些女友也往往多是嬉笑怒骂,而很少有心心相映的交涉。可能很多人奇怪,往往人物之间真情的对话难道不是更容易打动读者,提升故事的温度么?确实,但我认为,这是一般作者的写作方式,但在村上看来却不屑一顾,这也是他长期旅行居住国外的原因。
所以,村上作品中的“我”,我总感觉是同一个人,一个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我”,“我”总是独来独往,却不曾感觉孤独,即使独处在茫茫雪山上的别墅中,也依然淡定从容,至少还有威士忌和书为伴。如果你认真的去读,你会感觉“我”与这个世界的连接如此之弱,除了寥寥无几的朋友,就算今天从这个世界消失,也无人察觉,无人知晓。
村上作品中的“我”,距离与孤独,深彻骨髓的那种。
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
距离感或疏离感,连同虚无感,孤独感、幽默感,构成了村上作品的情调。它无法捕捉,又无处不在,轻盈散淡,又叩击心扉,凉意微微,又温情脉脉,似乎轻声提醒在人生旅途中昼夜兼程疲于奔命的我们:且听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