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在的所有桥都断了,内在的路才真正开始

一、 倾听千遍:困境背后惊人的相似性

在听成千上万的案例经历中,我有个深刻的体会。来这里的人,起初都在讲着自己的症状与情绪,表达着生活中的种种困惑。我在倾听的过程中,也在默默帮他们梳理着内在的逻辑轨迹。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我惊讶地发现,那个让他们“卡住”的地方,总是惊人的相似。听完他们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我能清晰地感知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把他们困住的,从来不是任何人,而是已经被他们深深内化在心里的那些纠缠的模式。

二、 内在的剧场:强迫性重复与虚假的舒适区

这就像是精神分析中 “内在客体关系” 的再现。我们早年的重要关系,并不会随着岁月消失,而是被我们整个地吞进心里,形成了一个内在的剧场。如今困扰你的,或许不是你眼前的伴侣或上司,而是你内心舞台上那个由过往角色饰演的、永不谢幕的老旧剧本。

这些已经被形成的习惯和貌似的舒适区,即便它充满痛苦,也因为其“熟悉感”而让人产生依赖,这便是 “强迫性重复”——一种不断回归到类似痛苦体验中的无意识冲动,仿佛只要重复得足够多,就能掌控或改写过去的结局。

三、 千疮百孔的内核与向外的索求

当没有痛到一定程度,是无法有反思的。我看到的是因为缺失的信仰与未满足的需求,他们的内核是千疮百孔的。更让人心碎的是,他们不以为自己可以去修补,也不会使用我来就他们的内心一起工作。

他们对填补这些亏空的漏洞的感觉,几乎都是向外索求的。这貌似也很正常——依赖、期待、渴望,这是人之常情。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对 “自体客体” 功能的渴望,希望有一个理想化的他人来镜映自己、理解自己,让自己感到完整与稳固。

四、 残酷的真相:人皆自顾不暇

但现实往往让他们更加绝望。他们无法理解的是,其实每一个人都自顾不暇,包括那些长辈、权威,那些看似有着社会身份、有着力量能量的人。其实他们的能量只够支撑自己,或者说,他们也是在他人那里掠夺过来的能量在支撑他们的一切——这并非为他们的行为开脱,而是指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真相。在这个循环中出不来,让人无助,也让人无奈。

五、 绝望的转折:当向外索求的桥梁断裂

我能做的,也只有等他自己痛到了一定程度,想要发生变化了,他自己有觉察了,对他人有绝望了,可能我们一起的反思工作才会开始。这种 “对外的绝望” ,恰恰是走向内在觉察的转折点。当所有外求的桥梁都已断裂,一个人被迫转身,才第一次真正地看向自己内在的深渊。

也正是在这里,修补才有可能真正开始——不是用外来的光去照亮,而是学习如何自己生出光来。

结语:真正的力量始于向内凝视

能帮助你的,从来都不是任何一个你之外的人。

真正的力量,始于你向内凝视,并亲手触碰那片你曾避之不及的、千疮百孔的内核之时。 这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你为自己生命故事写下新篇章的起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