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故事多之垃圾婆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们先从“垃圾婆”为什么叫“垃圾婆”说起。其实很简单,因为她和她的丈夫从外地来,来这个小镇的工作就是收破烂,每天她丈夫就骑着三轮车,载着她到处收购旧铜旧铁琉璃瓶,破锅破鼎破胶拖,他们一遍遍地喊着。

他们住在郊区的一个自建房,因为他们收破烂异味太重,所以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做邻居。他们就只好一步步搬到这里来,人们也懒得将破烂送上门,所以他们上午一趟,下午一趟,把收购的东西带回来,晚上则是整理。

然后有个小货车会来找他们,把他们打包整理好的废物载走。因为他们有这个销路,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不想收破烂,所以一直都是他们在做。我认识她们的时候,垃圾婆已经是五十多岁了,比我奶奶大上10岁左右。

我奶奶的孙子,也就是我都已经8岁了,垃圾婆的儿子才10岁。她的孩子没有读书,整天由她们两夫妻载着收破烂,人家叫他“垃圾仔”。他没上学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户口,不仅没有本地户口,连老家的户口也没有。

原因要从这个孩子的身世说起。据垃圾婆说,当年这个孩子半夜被人扔在车站门口,她一早去车站“捡垃圾”的时候发现的,当时孩子奄奄一息,她就带回家了。但是没有人可以为她作证明,大家说这孩子是被垃圾婆拐卖来的。

还有传得更邪乎的,说是那个平时给他们收购废品的小货车就是专门拐卖小孩的,大家都要小心。这次大家都坐不住,政府启动调查,结果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时间久了,大家就忘了,只有垃圾婆还惦记着孩子的户口问题。

按照当时的政策,领养或者收养孩子,得有福利院的证明,然后才能填相关表格,接着才是迁入户口。如果垃圾仔要入户口,就要先送到福利院,然后查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孤儿,再由垃圾婆他们完成领养手续。

这个时间可能需要半年,他们舍不得孩子待在福利院,所以一直就不了了之。等我再见到他们的时候,我已经读大三了,那年暑假我在镇政府民政部门实习。垃圾婆带着垃圾仔来写《死亡证明》,她丈夫去世了。

她丈夫生病的最后几年,她一个人没办法又带孩子又照顾病人又收废品,于是改种香蕉。多数时候,有人上面收购香蕉到市场买。偶尔她也载着孩子出来,一边卖香蕉。这个时候,大家对于她更多是同情。

只要她卖的香蕉,大家很快就买完,让她尽快可以回去。她这次到镇政府也一样,后面还有香蕉和孩子,香蕉大家都买了。孩子却好像我当年见的一年,身体从来没有发育过,好像时间在他身上凝固了。

很快,我就发现他的智商也被封印在当年,说话什么都是小孩子的感觉,虽然他的身份证显示他22岁了。我也从垃圾婆的身份证中第一次知道她叫黄绢,而她的语言却没有当着他户籍所在地的口音,完全的本地话。

再知道黄绢婆婆的消息时,她已经去世半年了。她的孩子因为无人照顾,最后还是去了福利院。我想起汉朝文学家蔡邕在曹娥碑上题有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杨修是这样解释“黄绢”的:黄绢,色丝也,合起来就是“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京杭运河水在流过马家湾桥洞后向右手转了个湾,并入頔荡河,朝着苦练树镇流去。站在镇子口那棵粗大的苦练树下的坡子上,能...
    阿元儿阅读 2,871评论 21 176
  • 《自闭症小孩和未来》 顾晓童是自闭症小孩,六岁上学前班,老师问她:“顾晓童同学,你说一下,1+1=几?”顾晓童两眼...
    pipi1999阅读 200评论 0 2
  • 我没有爸爸。我不想他,因为我们没有感情。 我只有一个妈妈,但我却杀了我妈妈。 春天。 一九九九年的春天。灰色的天下...
    峡谷中的流浪猫阅读 24,132评论 8 6
  • 大姨是我妈的长姐,比我妈大十二岁,离开我们有十多年了。 她们的故乡是黑龙江省呼兰农村。我五岁时去过那里,只记得睡在...
    蓝柿阅读 521评论 4 4
  • 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我妈早上去买菜。 家在一个小镇上,两条公路就是小镇的全部。一条新的,一条旧的,新路宽...
    冉阿树阅读 5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