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的游学时间终于敲定了,我的孩子很高兴地告诉我这一消息,她本以为只在外住一晚,这次确定了要在外玩上四天三夜,可真够孩子乐的。可是孩子马上又不高兴了:“妈妈,你不要跟着我们去游学嘛!”承蒙吴鹏老师邀请,我这个当妈的哪能应允,理直气壮地告知孩子:“可是吴鹏老师邀请我了,我也愿意呀!”无比憧憬地仰望天花板:“我太喜欢李白了,我一定要到李白生活过的地方与李白深交沟通;我也一定要去药王谷拜谒药王,亲近仙草神药;我也要去看看三星堆那些神秘的青铜面具……”
“好吧,”孩子算是接受了:“反正老师向我保证过要让你和我保持距离。”陶醉中的妈只能仰天长叹:瞧瞧,这五年级的娃就是这样嫌弃老母亲的,唉!
从“不”开始的游学
出发前的合影是保留节目,摄影师启发大家:“吴鹏老师帅不帅?”“不——帅!”很大声的异口同声。“四年级的同学跟你们一起去行不行?”“不——行”仍然是大声的异口同声。几个四年级的孩子坐一旁长椅上,几许眼羡?几许心动?
瞄瞄手机,8:42,大巴车发动了,吴鹏老师坐定后,宣布了车上的第一个规则:不允许吃零食。无人提出异议,更无人违反规定 。一路上,孩子们小声聊着天。我看了会书,做了会手工。十点过,三星堆博物馆旁的一个小亭子内,吴鹏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现在是什么时候?花了多长时间?”得意洋洋的我瞬间忘记自己身份,抢答道:“是8:42,出发时我看了手机的。”吴鹏老师看我一眼,轻声到:“我是要他们回答。”惭愧惭愧,暗自提醒自己:以后不要再打断吴鹏老师的教学环节。
“这三星堆中之三星是对应天上那哪些星座?”又一个问题抛给了孩子,“天蝎,金牛和天龙”听着孩子的回答和老师的讲解,脑洞大开,真是闻所未闻,耳目一新。有个孩子是这样评价这位老师的:博学洽闻。
一行人向三星堆博物馆走去,一男孩跟着我:“红梅老师,我好累呀,我头晕。”轻轻摸摸他的头,问他好点了吗?他说好点了。我的手有那么神奇?多么渴望关注和爱的孩子。
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和雕塑令人惊叹咋舌不已,其中一最大面具高72厘米,宽132厘米。想像这么大的面具戴在头上会是什么效果,脑袋恐怕不能支持太久吧,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让人膜拜!也许真的来自外星文明。另有一特别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面具,非常华美,额上铸有一夔龙冠饰,据介绍,这一面具出土时尚见眼眉描黛,口唇涂朱,想来古人赋予了这尊面具以特别的意义。突出的双眼,夸张的招风耳,宽宽嘴裂,外星人就是这副尊荣吗?
为自己生活在蜀地而骄傲吧,请看看蜀地悠久的历史。距今可是近五千年了。是北纬30度线上的文明奇迹之一。
吴鹏老师给大家介绍古蜀国历代国王,看着和听着“蚕丛,鱼凫,杜宇”等一个个熟悉的字眼,待吴鹏老师说罢,我赶紧问大家:“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词语的?想起来了吗?”于是大家诵着”噫吁嚱,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继续参观。夸张浪漫的李白说蜀地有四万八千年的历史,而今人考证是四千八百年前。难怪后人说李白是谪仙人,他是真的神仙。
孩子们的任务来了,他们得临摹面具或塑像,有的席地而坐,有的靠墙而立,开动了……
馆内的宝贝数不胜数,看到了高大的栖息着九只神鸟的青铜树,也看到了以前在故事中出现的摇钱树。一向导正向一大群游客介绍一个玉碂,他的话语吸引了我,“这块玉碂是五年才来到这个博物馆,以前一直被保管在成都某大学博物馆内,这块玉碂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玉碂,因为它上面刻有图案………”我忍不住停了下来,想一听究竟,想拍照因人太多也无法靠近,停了一会想着不能掉队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去。我想我会一直挂念这块刻有图案的玉碂的。
此地虽是宝库,可是密闭的空间令人非常不适,梁园虽好,不是久居之地啊 。出馆集合,果然有人落下东西啦,世俊自告奋勇地帮着去拿。
两个展馆参观下来,已是饥肠辘辘。按图索骥找餐馆,荷塘是暑天的标配啊,餐馆外的大大荷塘里或粉或白的荷花美颜得不可方物,可是这些仙子又是那样热情洋溢,给万物送上清香,不忍辜负美意,在等餐的间隙,我一个人在荷塘边流连了许久。
美味送上,大家边吃边聊开了,仔姐坐我身边,只听见她快人快语地说到:“你别当我不知道哈,我早就看见了你们那些小小的,小小的动作。”她旁边的的女孩申辩到:“我正和他吵架。”“打是亲,骂是爱,爱到深处用脚踹。”天啊,这反应也太灵敏了吧,伶牙俐齿的,他日不可小觑。“哦————”一桌人开始异口同声地回应到。很有特色,尾音拖得极长,且起伏跌宕。“看来你们班目前的流行词汇就是这哦了?”我打趣到。扫视一眼,就看见俩挨着坐的男生穿着同样的外衣,问他们:“咦,怎么你们的外衣是一样的?”大家又一次地异口同声:“哦————”我禁不住哈哈大笑,这群善于制造快乐的孩子!
午餐后,几个女生似乎在追着一男生跑,另三个男生在后面看见了,发出了不满的挖苦声。我在这三男生的后面,有感而发:这戏里戏外的人生啊!
下午坐在上,感觉闷闷的,老天慢慢地下起了雨。终于到达药王谷山脚了,吴鹏老师宣布:徒步上山。看得出来,他的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雨点密密地打脸上,没有一个孩子反对,都迅速地披挂起来。我还很高兴,对孩子们说:“太舒服了,不用呆在闷闷的空调车里了。”足有七公里,没说的,就这样用脚一步一步地丈量这七公里吧。
想着自己的鞋会渗水,就尽量踮着脚尖走,结果根本无济于事,走了几步鞋子里就进水了,算了进就进水吧,放弃不让鞋子进水的努力,边走边观赏起来,不时会听到某种动物的叫声,类似金属丝的颤动声,问路边当地人,说是叫什么”伞子”,煞是奇特。一路走一路看,发现路边每幢民居的粉墙上都贴有羊头的图案,思忖着:这是什么含义呢?
走着走着,有孩子抱怨了:明明有车为什么让我们走路?走走路也罢,关键是还下着雨,这样淋着雨会感冒的……这孩子跟我走在队伍的中部,我明白她也只是抱怨罢了,反正吴鹏老师也听不见,脚本可不能停。
看见了我的孩子,“妈妈,我全身都湿了。”我看看她,雨衣帽子下的头发湿湿的,我只能叫她把裤腿卷起,别无他法。好在这孩子没有抱怨。此时的我也觉得难受了,出了好多汗,全身黏黏的,又穿着不透气的雨衣,无法言表的难受。仔细一看,发现雨衣里面也是水,难道雨衣漏水了?明白了,是身体热气蒸腾凝结在雨衣上了。
还有两公里,多么渴望目的地就在眼前啊!
有三个孩子向我提议到:“红梅老师,我们来玩诗词接龙吧。”此提议甚好,正好下雨,那我们以“清明时节雨纷纷”开始吧,我的这个开头把他们难住了,“纷什么呢?”我想了一会,接了一句:“纷纷暮雪下辕门。门字比较好接,几个孩子飞快接上。后来不知怎么说到了“茅檐长扫净无苔”,我家女孩上来接了一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向她竖起了拇指。
就这样玩着文字游戏,不知不觉走了很远。可是后来游戏已经玩够,还没到达目的地。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走。有点微微担心:又湿又热的,千万别感冒才好。
终于走到辛夷花酒店外的停车场,我去车上取包,一男孩兴冲冲地对我说:“我是最先到达酒店的,只是忘了来车上取包。我是第一个。”另一男生请我帮他拿东西,也很自得,因为他也是第一批到达目的地。
这最早到达的是谁?
今天的徒步真够刺激的,足足走了近三个小时,难道的雨中徒步,会成为孩子们的众生回忆吧。谁能想到,这几个孩子们如此漂亮地突破了自己!
别忘了,这是药王谷,酒店内的图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声召唤,“孩子们,你们能找出这些药膳中的中药吗?
还能在药王谷遇到什么有趣的植物和有趣的事呢?不过今天已太累,早点休息吧。我快速上床。另两位老师查房去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