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浏览新闻,看到关于朴槿惠的报道,韩国的媒体说她可能神经出问题了,整天对着墙壁喃喃自语,用的既不是韩语也不是英语。但是我个人以为,这又是媒体捕风捉影的事儿,我觉得朴槿惠的内心是十分强大的,无论怎么样的结果,但“疯”肯定不在其中。
已经被拘捕100多天了,普通人肯定是受不了的,但是朴槿惠显然不是你我能理解的普通人。刚入狱的时候,她天天背诵英语字典,用以打发狱中无聊时光。对一个强人的折磨,估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无所事事,这样绝对可以消磨她的战斗意志。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谁也离不开靠文字符号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否则人们的灵魂会多么孤寂无依啊。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两个特别的例子。一个是杨绛,在丈夫和女儿相继去世后,悲伤至极的她,写成了读来让人潸然泪下的《我们仨》。我觉得幸亏她能读写,否则根本熬不过那么漫长寂寥的日子。另一个是闲暇时打麻将的人,用那种标有文字符号的棋牌,一起切磋牌技,以满足寻常百姓对社交的需求。
看来文字符号真的是很重要,不管你热不热爱码字,文字显然不可避免、也不容忽视。即使那些用手机浏览朋友圈的人们,也同样离不开对文字表情达意的依赖。这一点显然已经被证实,让一个人很长时间处于与文字符号相隔离的状态,那么这个人估计很快会习惯上自言自语,我想朴槿惠目前也属于这种状态。
《成为作家》,是这个假期我读的创意写作书系列之一。最开始阅读,觉得这本书很泛泛而谈,现在看来是因为我心急的原因。因为我心里想,既然是指导写作的书,作者应该开门见山地教给读者写作的技巧,怎么作者的阐述总是这么漫不经心呢。
但是好书真的需要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去消化。就在昨天傍晚,我读到这本书里让自己深有感触的部分,准确的讲,是引起我共鸣的部分。
谈写作,肯定要提到什么是原创。这个概念之于我很陌生,就像最早我去蒙牛的时候,不知道“堆头”是什么概念,以为是和砖头差不多的一种东西,因为这个还曾闹出一个笑话。这本书中,作者用我能很好理解的方式,告诉了我什么样的作品是好的原创作品。
他提到:你的爱和我的爱,你的愤怒和我的愤怒,相似之处那么多,足以让我们能够以同样的名词称呼它们;但是在我们的经历,以及这个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的经历中,它们绝不会完全相同。
所谓写小说,其实就是讲故事,所有讲出来的故事,不是个人传记,就是个人传记的变体。那么写作的人,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肯定就要或多或少和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也不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经历,如果一位写者足够真诚,那么她写出来的就是独一无二的她自己的故事,这时真正的原创作品也就诞生了。
“在你的写作生涯中,越早明白下面的这个道理越好。那就是,我们每个人能够做的贡献只有一个,能够为人类普遍经验之池注入我们从各自角度看世界所得到的点滴体会。”我真的是特别喜欢这句话,读到它时,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写哪有那么难?只是自说自话而已。纵观人类文明,虽然名篇佳作经久不衰,但是毕竟在那一汪“普遍经验之池”中,没有注入你作为个体生命独一无二的点滴体会吧,因此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留下点什么。
有一天我和我儿子对话,“儿子,你说妈妈是给你留下100万的文字重要呢,还是留下100万的钞票重要?”我儿子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是100万的文字重要,钱再多,花光就没有了,但文章我可以经常翻出来读。”
哈哈哈,到底是我的亲儿子,又一次很好地满足了他妈妈的虚荣心。不过我认为,儿子的回答很睿智,也很有道理。虽然我们家根本谈不上什么书香门第,但是我渴望实现诗书传家的愿望。等到有一天我不在了,儿子读到他妈妈生前的文章,能够很清楚地懂得,他的妈妈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那么我所有的积累就是有价值的。
“套用别人的模式裁剪自己衣服的人都会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因此,我也不会去刻意模仿任何人,因为我对人对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说对于一件事情的观点,有你的、我的和正确的三种情况,但是我还是希望保留我自己的观点,无论它正确与否,起码那是我自己的东西。
我的一个好友总是浏览我的文章,有一天她给我留言,你和我看问题的切入点总是不同,我的答案是:求同存异。我们俩个关系再要好,但毕竟不是一个人,所以认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观点不同当属正常情形,不必大惊小怪哦。
我压根没有任何标新立异的想法,当然也没有什么要保持原创的概念,我能做到的仅仅是自己写的东西原汁原味。能够直率大胆地表达,显然是我追求的一个目标和境界。别人爱不爱听、想不想看,希望不会影响到我码字的热情,我只是诚实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可以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贡献,十分满足地前往另外一个世界安静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