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交付给你的不是模糊的理念,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南、操作手册,你可以直接上手。在组织里,你都是一个点,视野总是受限的。
组织行为学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学科为基础。
1
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研究个体规律、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大结构对组织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一样,都是一门组织导向的学科,它把组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梅奥认为,只有先满足企业的自身利益,再兼顾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而不是相反,才有可能达到三赢。
组织行为学最早诞生的目的,就是站在雇主的位置,帮助企业改善绩效。
雇主需要做的事情: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梅奥做实验,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才是制约生产效率的关键。
走上实证主义轨道的就是组织行为学,实证主义不依靠管理学家虚无缥缈的个人悟性,它的方法和结论是可以被复制和验证的。
组织行为是权变的。
2
不要把人看成只考虑经济利益、可以被简单操控的乌合之众,要认识到,人是复杂的。
企业了解个体,第一个理由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励。
底色的改变,是个体复杂性地第一个来源。
情绪、角色和动机。
组织行为学有一个基本概念,叫“自我认知”,说的是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认知。
我们的“自我认知”来自对其他人的细致观察、有效学习。
3
什么靠挑选,什么反而可以靠培养。
我们的性格不是成年就定型了,第一份工作的影响,就可能高于原生家庭、籍贯,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
在某一项人格上,你的倾向是在变动的。
情境不是泛泛的生活或工作,它是具体动作与环境的互动。
情境的规范或标准在多大程度上支配我们的行为。
迫使个体人格改变的第一要素,不是情境有多复杂,也不是持续的时间,而是强度。
如何定义强度:
第一,明确性
第二,一致性
第三,约束性
第四,严重性
你可以把员工的任务分解,找到和人格高相关的情境,这个有个术语,叫任务人格化。
4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内,情绪是一种资源,需要的是补充。
对于每个人来说,情绪资源都是有限的。
任何资源的损失,我们都在潜意识中把它看成一种威胁。失去得太快,身体就会作出反应来避免损失。一开始说的裸辞、想休假,就是这种情绪资源耗竭时,潜意识进行自我保护的结果。
原来让我们情绪稳定、拥有好状态的,不是组织给予的荣誉感,而是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反馈通路。
三条路径补充情绪资源:
1 生理资源:健身、睡觉
2 强迫大脑跳出目前情境:冥想
3 亲密关系:爱情
让员工拥有好状态,根本的方法,是要把他们的情绪资源状况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管理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