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四联弹丨守护」主题征文「奇幻想象」组。
从前,泰山脚下有一个赵家村,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家中母亲早逝,只有父子二人相依为命。父亲年近五旬,颇通诗书。儿子名为“子聪”,才十二岁,十分聪颖,跟着父亲晴耕雨读,十分勤勉努力。
他们的家中日子过得也还算殷实。父亲除了日常耕作,屋后还有一片梨园。他因为颇通诗书,所以也懂些医理,于是利用屋后的那片梨园积累了不少财富。
父亲平常收集大量的梨花晾干,再利用梨核,梨皮,梨肉分别加入一些草药,再和入冰糖或者蜂蜜,制成各种梨膏糖,止咳露,甚至还用梨花来酿酒。梨花酿不仅十分可口,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生意十分兴隆。父亲不仅善于经营,也十分善良慷慨,他用赚得的钱周济四邻乡里,并购得许多珍贵书籍供子聪读书。
梨花的花期很短,每次开花只有二十天左右。父亲就忙着收集梨花,晾干备用。子聪很喜欢梨花,每次到了花期,雪白的梨花就如天上的云朵一般重重叠叠,笼罩着整个梨园,美丽芬芳。
他总会带着孩童的稚气对着梨树说:“梨树啊,你们的花要是一年四季都不凋零,该有多好啊!”父亲则在边上慈祥地笑着连声说:“童言无忌,童言无忌。”然后冲着子聪摇摇头说:“痴儿呀,梨树只开花不落花,怎么结果呢?”
子聪每天总是开开心心地在开满梨花的树下看书,甚至在梨树下睡觉,身上飘满了梨花。父亲每每担心子聪,劝他回屋睡觉,小心着凉。子聪总说他身上像盖着一层厚厚的被子,一点儿都不觉得凉。子聪还说有个穿着白衣衫的女孩儿总是跟他做伴玩耍。
父亲知道儿子从小爱花成痴,听了子聪的话他总是摇摇头说:“痴儿啊!”不置可否。但是子聪确实没有因为在梨树下睡觉而着凉过。父亲虽觉诧异,可也没有多想,只是请人在梨树下搭了间小屋,供子聪歇息看书。
父亲除了教导子聪读书耕种以外,也教子聪酿酒。聪明的子聪举一反三,他酿出的梨花陈酿格外的香醇好喝。比起父亲来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原来,子聪把酿好的新酒,都用落花腐烂后与泥土混合产生的花泥封缸,封缸后再埋入梨花树下,三年后再取出来。三年来,每年的梨树下落花成冢,再化为花泥沉入地面之下。梨花的精华都渗入缸中。自然就香气四溢,浓郁无比。
子聪十六岁的时候,参加了县试,中了举人。他也已经出落成一个玉树临风的少年,他的品貌和才气和他的梨花酿一样闻名。来做媒的人都踏破了他家的门槛,有许多都是名门望族,大家闺秀。但是子聪都不为所动,他似乎另有打算,父亲也不逼他,婉言谢绝了那些人家。知子莫若父,他知道子聪的秉性。
这一年,又到了立春时候,梨树上的梨花又次第开放了。子聪照例像往年那般,又搬到梨树下去读书睡觉,儿子年年如此,父亲也已见怪不怪了。
早春二月的入夜时分,依然夜凉如水。子聪走出屋子,信步走近梨园中那棵最大的梨树下。月光一泻千里,洒落一地的清辉。一个身材娇小的白衣少女,坐在石凳上斜倚着树,她的周身笼罩在朦胧的月光里。子聪轻轻走过去低头看着女孩,又闻到了一股混着梨花香的酒香,他温柔地笑了,他知道小九又喝酒了,随即取下自己的披风轻轻盖在女孩身上。
原来这就是子聪曾对父亲说起过的白衣女孩。她是梨花仙子,也是子聪青梅竹马的女孩。子聪之所以酿得好酒,也是小九教他的方法。小九在子聪给酒封缸之前,还要往酒缸里吹一口仙气,把香味全部封存在缸里,这样三年后启封便更加可口浓郁。这是子聪不外传的秘诀,连父亲也不知道。
小九醒来的时候,子聪似乎正在看着她发呆。小九问:子聪哥哥,你在想什么呢?子聪看着依然一脸孩子气的小九,禁不住轻叹了一口气。小九小子聪两岁,她只知道自己喜欢子聪,喜欢跟子聪玩,别的还没有感觉。子聪哥哥最近为啥总是看着她叹气呢?小九不懂。
小九本是西王母座下的侍女,有一回私自下凡玩耍,不小心偷喝了子聪家的梨花酿,就醉得不省人事,错过了西天门关门的时间。被罚下界成了一株小梨树,长在了山边。后来,子聪有一回随父亲去山里采药发现了她,瘦瘦弱弱的一棵小苗在风中摇曳。他就让父亲挖了回家,种在自家屋后的梨园中。子聪跟父亲约好了,这棵小梨树归他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