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工具中,比较常见的有时间管理,目标管理,计划管理、压力管理,高效沟通。他们分别有对应的工具。
时间管理:规划时间的“四象限原理”;分配时间的“80/20法则”;使用时间的“ABC控制法”;
目标管理:确定目标的“SMART法则”,分解目标的“目标多树杈法”,分析细化目标的“6W3H法”;
计划管理:实施计划的“PDCA工作循环法”,标准化管理法,有效计划法;
压力管理:正确评估自我的压力水平;压力管理曲线;
高效沟通:反馈的“JOHARI视窗”,沟通反思环,如何避免沟通中出现的的问题等等。
看到如此多的辅助工具时,相信大家眼睛都发光了。有如此多的工具,我们的自我管理肯定是杠杠的。刚开始接触时,都是一个由简至繁的过程,慢慢的就变成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因为道理都是相同的,都是服务于我们自己的。我们会慢慢地把精力从工具的使用到忘记工具的存在,无需专门花时间、学习和记录。
在这里减少一个最简单最好用的工具,不复杂,不烧脑,不刷认知,把重点放在要完成的事情上,它就是“每天三件事”。
格式:#每天三件事#1/100 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确幸+昨日收获
PS:小确幸(细小而确定的幸福),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即使是5分钟,也能让你对全天充满期待。
这样每天的三件事,让你既有成功感,还有幸福感。
01
执行小窍门
第一步:早上想
制定的时间是早上刚起床时,起床气刚刚散去,没有大量的微信内容对大脑的干扰,能分清轻重缓急,花5-10分钟能定出一个更加靠谱的计划。
建议刚开始时不在睡前想,因为睡前容易想想千条路,早上起床走原路。因制定计划后,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执行,而是进入睡眠,对于目标的损耗过大。
如果是进阶级的选手,执行力有一定的保证后,睡前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减少早上意志力的消耗,早起后直接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
第二步:写下来
目标损耗除了制定计划不马上行动外,还有一个就没记录,没发布,也不能有回顾。原因是没有白纸黑字证明,我们容易不愿意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和行为。
写下来,可以写进本子里、微信朋友圈,再加上个进度时间,如1/100。
目标损耗有三种表现:
折半损耗:如计划做3件事情,结果只做了2件;还有就是计划一个事情如跑步5公里,实际跑了2公里,走了1公里,还安慰自己还不错;
全部损耗:今天的事情很多,没有办法完成,计划第二天完成。第二天事情更多,计划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做过了。
对于有目标损耗的事情,我们需思考这事情是否必须完成,如若不是,就划掉;是就写到第二天计划中;若第二天还未完成,甚至接连一周都未完成,这时可以思考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对你是否真的重要。
第三步:发出去
当把三件事发出去后,就变成了一个资源链接了。
他能带来三个收益:
公众承诺带来的执行力:他人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一种动力促进;
获得协作和资源:有和你做同样的事情的人,会过来链接你一起做或提供资源;
带来领导力:坚持到一定程度后,会有跟随者。
每天三件事的小窍门,就是早上想,写下来,加进度,发布出去。
02
三件事背后的心法
三件事背后的心法是以终为始的结果思维。
结果三定律:有结果、可交换、易复制。有交付价值可复制的结果是大于无交付价值不能复制的结果的。
当以结果思维的站位思考时,时间投入的产出比只看过程来说相对较高。
你是你的甲方,甲方想要的是什么?这个结果产生什么效益,对于自我成长这个项目有什么促进作用?是否超出了预期?
在执行三件事情的过程中,有哪些是可复制的,有哪些需要迭代升级的,可以缩短流程减少时间支出的,这些都是收获。
以结果为导向,你的成功感会越来越强。
在每天的事情中去察觉和精进,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今日精进
你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