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迄今为止最破烂、最凄惨的车站。铁道与地面齐平,一下台阶就是铁轨,一路深入黑暗的隧道。” 这就是《地下铁道》里将黑奴送往自由之地的铁道。
这条铁道只存在于作者的臆想之中,它从来就未曾在历史中真实地出现过。历史里,只是真实地有过一个由秘密通道和藏身屋组成的“地下”网络。黑人在废奴主义者的帮助下,通过这个网络逃往了自由州和加拿大。
如若这是一条光明的铁路,坐在上面,睡上一夜,即已来到光明的世界,那么这本书也就没有什么好多讲的了。关键是它是在黑暗的地下,犹如老鼠般的卑微,当列车在其中呼啸而过时,四周是扑面而来的黑暗,谁也不知前方是什么,在到达下一个站口时,说不定就是荷枪实弹的抓捕者,或者,不知道是不是何时就已经调转了方向,“她这是在一路向前,还是在往回走,回到她来的地方?”
美国人实在是喜欢赏金猎手式的故事。西部牛仔式微之后,赏金猎人也已经是变成了阴魂不散,发出着绝望死亡气息的恶魔。在这部小说里,同样出现了一个抓捕黑人的“猎手”,同样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抓捕者与逃亡者各有各的人生。在这一点上,黑暗的程度让人想起了小说和电影都同样伟大的作品《老无所依》。
这条臆想中的铁道由谁创造出来,作者没有过多交待。它很早很早之前就有了,它是幽灵般的存在。不可说,一说就露出了破绽,只有他说有,就有。
“隧道强烈地吸引着她。建造这样一个地方需要多少人工呢?还有隧道那一端,它通往哪里?路程又有多长?她想到了采收,想到怎样在收获时沿着垄沟奋力向前,一具具非洲的躯体投入劳动,像一个人似的整齐划一,拼尽力气,全速采摘。广阔的田野上,遍地都是白色的棉铃,数量何止千万,宛如星海,在最晴朗的夜空里光芒四射。等到奴隶们完工,他们仿佛剥去了棉田的颜色。这是一项壮丽的工程,从种子到棉包,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付出的劳动感到自豪。那是从他们身上窃取的劳动,他们的血汗。而这隧道,铁轨,连同车站和时刻表,还有那些从中发现得救之道的苦命人—这才是让人为之自豪的奇迹。她不知道这一切的建造者有没有得到相应的报偿。”这是作者对这个铁道的描述,很华丽,但其实还是语焉非详。
但很少有人将这样一部小说是当作科幻作品,很可能是因为除了这条突兀的铁路之外,其他一切都很真实,99%的苦难,1%的设定,而科幻小说则是无法承担这样的分量。
只是这样似乎仍旧有些削弱了苦难的分量,哪怕是作者为了获得表达这种苦难的自由,哪怕这样的设定使得对苦难的表达更加的透彻。
列车,带着浓烈的速度与自由的意味,已经是渐渐取代了那个在汪洋中飘零的方舟,一路向前奔驰。只是,在人类的苦难里,何时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列不知是谁铺好的地下铁道,不然,倒也可为未来留下一丝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