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桌面上的本子、书和ipad壳都是浅蓝色的。
终于写完了读书笔记,很多很多天了,本来想找到一句很喜欢的话写在日记里,突然又觉得,每句都喜欢,但每句都没有到要让我记下来的那个地步。
“很多人的心里都有过不去的一道坎。我也有。我也有想起就痛彻心腑的事,我也有怎么都无法忘记的人。”
“但只要你曾经身在其中,自己体会过并且也目睹过那么多人的不幸——那种巨大的、像天塌下来一样的不幸,你就永远无法说你感谢疾病,感谢痛苦。”
突然在想,我对他的怀念,究竟是因为爱,还是因为习惯。
前天花了一整个下午读张嘉佳新写的《天堂旅行团》,今天终于有勇气回想一下这个故事。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透黑色玻璃罩,把我牢牢罩在里面,密不透风。我能感受到书中那些绝望的情绪充斥着整个空间,像溺水,像窒息,我无从呼救,也无处躲藏。
它拖着我下坠。
我想,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得糟糕成什么样,才能写出这么绝望的文字。
更绝望的是,我也曾有过这种情绪,甚至看到那些文字的时候能感同身受。
为什么要死。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曾经看到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作家非得在清晨醒来什么都没干的时候写作,最有灵感,或是在陷入痛苦时,悲伤才能激发创作欲,一个快乐的人是写不出好的作品的。
深以为然。
一个幸福而快乐的人写的东西像一块实心的大石头,不断去凿,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碎石料,每一块都明明白白地给你写着幸福,多得快要溢出来。
再深呢?就没有了。
悲伤不是的,悲伤的人写的东西像深不见底的钴蓝色湖水,时而能找到辛酸,时而是痛苦不堪,偶尔还能看到湖边闪着光的漂亮贝壳,那是少得可怜的快乐。
悲伤于我是有内涵和重量的。如果人永远快乐,那就是不快乐。
李诞在《候场》里写:你不搞喜剧,那你的内核就不是悲剧啦?
挺有趣的。
张嘉佳说,这本书是他的药,他写完了这本书,也治好了自己。
可书里的宋一鲤没能治好我。
我有时候不明白自己究竟有什么好痛苦的,也许并不痛苦,但也开心不起来,所以短暂的欢愉之后将细微的悲伤放大成了极致的痛苦。其实李诞离婚我一点都不意外,我觉得他这样的人会结婚才更让我意外一点。
到现在还没死不是因为不想,是因为怕别人伤心。活着痛苦的只是我一个,如果死了,我想爸妈会比我难受千万倍。
这篇日记是公开发表的,所以没关系,如果你看到这里不用担心我,也不用劝我,暂时还准备好好活着。
看《心灵奇旅》的时候好像忽然明白了,活着的意义不是寻找生命的火花,活着本身就是意义。但这也许并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还在等待些别的什么。
今年的巡演取消了,所以希望冬天到来之前,能有机会看一次脱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