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多巴胺的获得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困难,一杯奶茶,一场电影,一顿丰富的晚餐,都将让你-我分泌多巴胺,从而获得短暂而又强烈的快乐。
那么什么是多巴胺与内啡肽呢?
简而言之,多巴胺与内啡肽是大脑皮层分泌的两种不同的“快乐激素”。相同作用的还有血清素与催产素。
多巴胺与内啡肽有什么区别呢?
多巴胺是一种亢奋的即时满足,这种快感是比较易得的,打个游戏、吃顿好饭、看到赏心悦目的帅哥美女,大脑立马就会分泌多巴胺;
内啡肽是一种可以在宁静状态下获得的延迟满足,它的分泌是吝啬的,一般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才能获得。
多巴胺分泌之后一般会急剧下降,人易陷入空虚和焦虑,而要排除这种空虚和焦虑,只有再重复以前的行为。但因为阀值的提高,要想获得之前一样的多巴胺,必须加大剂量,俗称为上瘾。
内啡肽的获得需要我们克服本能、不断向上,才能享受到更持久、踏实的愉悦。因为只有经过刻苦努力获取的快乐,才能让人不怕失去、心安理得。
总的来说,多巴胺属于奖励机制,让你沉迷上瘾,甘愿做快乐的奴隶。内啡肽属于补偿机制,让你把握快乐的快乐的开关,做好快乐的主人。
正如一位博主所说的:人在天赋上差距并不大,但最终的成就却相去甚远。除了境遇、运气等,最根本愿因在于有些人走在了追求多巴胺的路上,而有些人却选择了内啡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