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再清晰仍然是模糊的,写的时候,表述再模糊也必须是清晰的。--题记
在医院。手指生病,疼痛难忍。带的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这会也看不太进去。
在这个炎热憋闷、坐卧不安的下午,忽然无端想起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那件事很长时间内我都有一种荒诞非真实感,直到现在除了新闻中所写,我也对真相及当事人不甚了了,只是一些记忆的碎片和支离细节的拼凑。
那时我研究生毕业上班第二年,和一帮青年教师及外教们住一栋宿舍楼,在那个空气湿润清新,前有江后有山,有风车草坪桃花岛的美丽校园。
一天隔壁师妹兼同事跑来敲我门,说他们班X失踪了,家里已报警,挨个给同学打电话问联系情况。
哦,她啊。
印象中一个大大咧咧,风风火火,貌似很积极很活跃,活泼的女孩,是低我一级的师妹。大嗓门,叽叽喳喳,几次见她路边高声讲着电话,是他们班两个著名小喇叭其中之一。
我的Q好友列表里有她,喜清静的我即使她不说话看她头像都觉聒噪侵扰。
这样一个女孩,当时我们猜想会有什么可能呢,估计误入传销吧。
前一段同学聚会,还传言她躲在厕所,堵某位高校领导最后得以顺利进入学校就职的励志经历。女侠般敢闯敢干的泼辣女孩,绝非柔弱之辈。
也没再多想,一个人消失几天就会重新跳出来的,这事常有。
那几天网上浏览新闻,看到一起高校校园抛尸案。凶手杀人后把尸体装进行李箱,丢在学校一个废弃角落,直到几天后有异味传出被人发现。真是不太平!
又过了几天。
大清早有人敲门,我还没起床。开门是隔壁师妹,眼红红直接说:“X没了。”
等等,啊?我还没反应过来,脊背有点发麻,凉意一直向下,蔓延到小腿部。
没了是什么意思?
“不在了。”
已经忘了当时过程了。
后来就开始网上搜消息,那个姐姐报案提到失踪女孩的姓氏的确是她的姓氏,没错。是发生在她的家乡。是她的事情。
就是我之前浏览过的那则新闻。
而她这时,距离6月毕业,9月入职,刚上班不足两个月。
为何之前一点没留意呢,就像随便浏览过距离自己很遥远的任何一篇新闻一样,谁会想到跟自己身边人扯上关系呢。
后来就是铺天盖地各大门户新闻网站的新闻了:《高校女教师因炫富被害》。
讲到如何光棍节坐火车去另一个城市会男友,下车时因寒意想穿外套,叫住一个男孩帮她拿下包,然后如何闲聊,讲到她姐姐有投资,貌似家境还不错。然后手机没电,男孩提议去附近他家充电。
按我对她不多的理解,这描述符合她的性格,印象里她就是这样一个开朗不设防自来熟的女孩。只是像很多网友评论一样,无法理解即将男朋友来接的她,为何在临近午夜时分去一个刚认识几分钟的陌生异性家中去充电,这不符合一个有基本防身意识的人之常识。
后来就是遇害,男孩拿来她电话给其家人发索要钱财信息,打的把旅行箱移往另一个城市校园,丢弃。
据说男孩还是在校大三学生,属于经常逃课在外租住那类学生,有时大手请别人吃饭,赌球。当然了,欠债。
那些关于她姐姐投资的细节,她不讲别人又如何得知呢,不明白她为何对一个陌生人推心置腹讲这些,以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那段时间,我看到好几个师弟师妹Q签名都跟她有关,有义愤填膺谴责凶手讨正义的,更多的则是“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梅婷冯远征这部著名的剧,一直没看过。
后来又从不同的同学口中零零碎碎得知她的一些别的信息,比如她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的没心没肺、永远开心不知忧虑的样子。比如上学期间别人都不知她有一个交往几年的男朋友,她也没提过。貌似她父母在当地还是小有权势,几个姐姐姐夫也都在高校任职,知识分子家庭也是算上的吧。
后来葬礼的时候,几个同学也去了。
案件11月发生,次年4月进行了审理,据说由于牵涉到一些隐私,并未公开开庭审理。
我同时好奇的还有那个大三男生。
按新闻中说,他出自教师家庭,爸爸是中学教师。他的个人经历和一些心路历程无处探查。不知什么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影响造就他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不知他生活在怎样精神的泥沼中,以致做出这样的事情。
后来在天涯论坛看到一个帖子,貌似熟知他的一个同学写的,充满了荒诞疯狂失控的意味,那个同学已预感有一天他会做出更疯狂的事情来。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已被我删除的q,还不断地出现在我以及其它许多人的推荐好友栏里,在那里闪烁着,上面是她熟悉的头像,有时大半夜无意看到,会有一种惊悚的味道。
生活很多时候就是一场荒诞剧,表面光鲜光圈下充满了黑色可笑的味道,就像有一个认识的得知我喜欢看书,就说她认识一个也喜欢看书的朋友,后来她嫁了那个人,几个月离婚,原来得知那个人是有着10年刑期的诈骗犯,原来就是之前说的那个爱看书的朋友,嗯,心理学书。
诈骗犯都在研究心理学了,研究生却只求文凭并不看书。
想看看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