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生活,就是所有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带来的结果的总和。
2在人生的关键节点,做好那些重大决策,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健康、财富和幸福。
3决策这种能力,有这么几个特点:
1决策能力不是天生的,大家起步都差不多;
2决策能力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人人都能学会。它不像数学竞赛题你不会就是不会;
3决策能力越早锻炼越好。
4决策是一门重在实践的交叉学科。
5道家将做人的理想分成了四个层次 ——真、至、圣、贤。而现在很多人为什么活着呢?为衣食、温饱、欲望,为能不得病或者少得病,为能多活几年,和古人相比,这样活着的层次不高。
6真人,就是那些完全与天地同步、和谐共振、更接近自然的人。他们到底活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下?很多人以为上古之人都是餐风饮露、茹毛饮血,活得很卑微、很可怜,这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的印象。我建议有这种思想的人去参观一下殷墟,参观一下四川的三星堆,去看看古代人创造的文明,看完你就不会轻易贬低古人了。
7说起抽烟对人身体的影响,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置之死地而后快”。本来氧气很足的情况下,你突然抽一口烟导致烟雾进入体内,这时身体出于本能会紧张,心跳加速,流向四肢的血就会被临时抽调到心脑。这时候,抽完烟的人就有一种快感或者说欣慰感,而且写文章的人没准还会有一点儿灵感,但这其实是把你置之死地以后的状态。所以抽烟给人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末梢循环会变得很差,一根烟下去,灵感倒是有了,手脚开始凉了。
8对于抽烟的人来说,烟就像一根拐杖,你突然把它戒掉了,把拐杖扔了,身体就会不适应,失去平衡。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突然戒烟,可以慢慢减少抽烟的量,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提高你的心肺功能,而不是通过某种恶性刺激的方式。
9跑步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运动,对器材和场地的要求几乎为零,而且强度可以随时调整,可以通过间断性的急速冲刺来实现高强度间歇的训练模式,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慢跑来实现低消耗的有氧运动;也可以两者相结合,通过变速跑的方式来全面提升心肺能力并达到减脂的目标。
10长跑过程中,大部分人会在开始的5~15分钟内遭遇一个“极点”,感到肌肉非常酸胀,呼吸跟不上,胸闷头晕,产生强烈的“放弃”念头。这是一个常见而且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刚开始跑步的时候,人体的内脏尚未完全适应突然开始的运动,导致内脏向肌肉输送氧气和营养的效率跟不上肌肉的需要,造成体内缺氧,并且乳酸无法及时排出,引起身体功能短时间失调。这个极点,对意志力是一个极大的损耗。
11为了减少极点的损耗,我的建议是:把前30%距离设置为“超慢跑”,比如我每次跑10公里,那么前3公里我会故意跑的非常慢,不求速度,不求帅,脚抬的很低,有些类似于竞走。通过这个方式,让内脏从静止状态缓慢的切换到运动状态,由于切换的非常缓慢,几乎不会出现极点现象。跑完3公里之后,我的意志力一般还有95%以上的剩余,足够应对接下来的7公里。
12在接下去的奔跑过程中,速度可以增加到正常水准;如果中途感觉到累了,可以放缓速度,等恢复了之后再提速,不要在不重要的地方去跟意志力对抗。
13梦想的快感往往是当下的,错过了这段时间,也许就会失去意义,就好像小时候最向往拥有的遥控飞机,现在我有足够的钱去买100架,可是对我已经没有意义了,我唯一的童年终究是没有遥控飞机的,正如很多人在年轻时代错过的那些快乐、幻想、疯狂,永远就那样错过了,到了有钱有地位的中年时代,希望弥补遗,却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