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沧海一笑
“点赞”一词,如今连在街边推车子买針头线脑鞋垫的大妈都懂其内涵。一般都可理解为赞扬或赞许,特别是在社交软件方兴未艾大有成灾难之势的今天,其真实内容,未必尽然。在微信或微博上大多“点赞”的意思参杂着不可言传的内容。
微博是个大广场,上面都是陌生人,天马行空,上天文下地理,远到国际争端近到身边趣谈,适合谈论公共话题,在遇到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也遇到同道中人,还真有发自内心的“点赞”,即使说了不中听的话,据理力争,舌枪唇剑也无尚不可;而微信是个小客厅,进来的大多是熟人,可聊的话题都是些有范围圈子的私密话题。无可左右言其中,必须逼迫人拿出点“伪”来去应付。其实,越来越觉着朋友圈是一群人的伪狂欢,是一个人彻底的真孤独;也越来越发现,越是熟人的圈子,越不适合谈论私人话题,这可能是我们这种文化背景下在历史沉淀后所形成的社交特性。
社会是个大剧场,朋友圈就是个小舞台,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演员,通过各种符号自我美化,“生活”着给别人看或者看别人怎样“生活”。
在这里只需假装兴奋的态度、一哄而上的赞美、趋之若骛的围观,这里不需嘘寒问暖的雪中送炭,只要快马加鞭的锦上添花,尽管这些并没什么实际价值,但很受用。
如果在这里你给他们送上理性、客观、冷静的分析,虽然很有价值,一定会让他们感到厌恶,甚至会嫉恨。在这里“忠言逆耳”并不利于行。人都爱听好话,哪怕明知是虚假的恭维也宁愿陶醉在谎言里,也不会在真实的评判里接受进步。所以,我们都貌似学会了互相抱臭脚。因此,朋友圈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管你是在任何心情、状态下发布在朋友圈的状况,他们都充耳不闻,但是一定会迫不急待的给你点赞。其实在朋友圈里,没有人真正会想如何帮你,大家给你点赞,只不过是为了凸显一种存在感,以免那天自己有事相求的时候,怕你已经不记得他是谁。此类行为有人称之为积攒“人脉”,而我却觉着很狗屎。 有时你还真别把自己当盘人见人爱的菜,你费尽心思发了个自认为具有挺好内容的东西到朋友圈,却没得到朋友们的热心关注,似死水不见微澜,或者引来大家蜂蛹点赞,如群凤拜朝般荣耀,省省吧,大家都挺忙的,无非在无聊时打开微信朋友圈哄哄时间也顺便哄哄自己,你也就权当吹了个口哨哼了个曲飘过,别老整得跟真得似的。
如果有人给你点赞,或者评价一句安慰的话,也请别太自欢、认真,大家都是在逢场作戏而已。
朋友圈里什么人物都有:长辈、领导、老板、老师、爱人、朋友、同事、同学、战友、发小、亲戚,甚至隔壁邻居老王、别人家的孩子等等等等形形色色,面对各种角色的人,众口难调,你完全无法想出一个恰当的语气,能同时满足这些人的口味。而一旦你的措辞在某些人眼里不严谨,往往会收到有一些很微妙的评价和表情,让人纠结,或埋下远离甚至拉黑的祸根。
我们生活在层级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中,且各有各的壁垒和界限。做人累就累在时刻都要掌控好自己和别人的边界,这不是一个以解决事情为终极目标的社会,而是一个以把各种人排成最恰当序列的社会。
后来经事实检验,当众发言的最高境界是:你说了一大堆,别人猛一听很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你好像什么都没讲。这样,任何人都抓不住你的把柄和小辫子。于是,你坦然地混在朋友圈,烟火于人间,于是大家把生活中那套厚黑的处事哲学带到朋友圈,在网络的空间里成了相见恨晚的“知己”,在生活中都可成了谦谦君子的“淡交”;于是,大家都陶醉在粉饰过的“点赞”中洋洋自得后而隐隐地痛骂自己;于是,当我们打开朋友圈,看到某人发的一条内容,有点感慨真心想表达点什么时,最后想想,习惯性地觉得只有点个赞最为稳妥。最后,我们终于收获了一大帮“点赞之交”的朋友。我们为此劳神费时,不停的刷朋友圈,生怕遗漏了“朋友”的点赞而不明的懊悔。往往是,自卑者晒存在感后的宽慰,自恋者炫点赞后的认可,而此两者有个共同的心绞痛:每个人都生怕别人比自己过的好。有道是,人越炫耀什么,就越缺什么,越抬高什么,就越渴求什么。
不过,此种危险的想法我万万不可在“朋友圈”中表露,不然我那点圈内给的虚荣幸福指数会瞬间跌到暴表,毕竟我还要庸俗地活在大家高尚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