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育儿焦虑”中走出来(一)

决定写连载,记录自己如何走出育儿焦虑。

是的,在育儿方面,我有很大的焦虑,焦虑孩子的社交,焦虑孩子的饭量,焦虑孩子的行为习惯,等等。因为在家里三方(我、老公、公婆)育儿观念不一致,比如走路还是抱,比如吃饭要不要喂,比如在外面孩子哭要不要满足,我曾经写了慢慢两页纸的“家规”。因为家里人的意见不一致,我的气也撒在孩子身上,动不动就吼。

今年三月份,看到黎老师的圈,“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对待”,开始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然后自己的态度开始温和,尽量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会毫无保留的复制自己,眼神,语气,行为,真的一模一样。孩子真的就是家长的复印件,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满满的爱中长大,自信,勇敢,敢表达自己,那我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放下内心的焦虑,先成为希望孩子成为的那个样子。

(一)关于“妈妈什么时候爱我”

前几天问孩子,你觉得妈妈什么时候爱你?孩子的回答让我很吃惊,“我觉得我表现好的时候妈妈才爱我”。孩子的思维和认知真的很简单,妈妈温柔待我的时候才是爱我,妈妈严厉和凶的时候不爱我。所以这种认知下,孩子变得敏感,胆小。

“小多,妈妈任何时候都爱你,不管你表现好不好。妈妈凶的时候,是妈妈没有用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妈妈跟你道歉”

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小多哭的时候我严厉的批评,但是她的眼神没有那种害怕,她也会跟我确认,

“妈妈你还是爱我的吗?”

“是的,妈妈爱你。”“妈妈只是希望你能认真的吃饭,妈妈凶你不对,那你也认真吃饭好不好?”

“好”

在爱的氛围中,孩子真的不会那么惊慌,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哭的收不住。

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及时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于自己是修炼和调整,于孩子是示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