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介绍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互惠。有了互惠,我们就能跟他人有着更好的连接。今天则要介绍另一项对人际关系影响非常重大的惯性思维——自以为是。
1.无处不在的“道德虚伪”
前篇我们提到了,最好的社交行为就是模仿对方,即“有恩报恩 有仇报仇”。但是在现实之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人并不是这么玩的。
人性本自私,绝大多数人都有着希望自己能获取更多利益的私心。固然互惠原则是社会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但如果知道不会被发现的话,人有时候就是会骗人。
心理学实验表明,不管人们在问卷调查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水平是高还是低,当他们有机会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决定利益分配方式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有利于自己的分配方法。只有设置了让被试者不得不思考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不得不面对自己正在作弊的外在环境,被试者的选择才会有所改变。总之就是,我们常常敏于言而不利于行。
2.先做判断,再编说辞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立场理性客观,绝对没问题。但事实上,我们的理性、或者说是骑象人,往往就只像是站上舆论法庭的律师一样,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而不惜歪曲狡辩。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当面对某个难题、特别是复杂的社会难题时,人们往往凭着自己的直觉和社会经验先冒出一个初步的观点,然后再到处寻找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们往往会拿出 “我同学” “我亲戚” “我朋友”之类的孤立个例当做论据,却无法也不愿提出更具代表性、更客观的证据,也不会费力去寻找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
3.我们习惯性高估自己
肯定自己、接纳自己是让我们过上快乐生活的必备条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往往容易陷入对自我的过度肯定和过分高估之中。
我们总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总觉得别人会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我们总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与天赋,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出色;我们总会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平,但实际上面对诱惑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并不比其他人好。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我们对别人的评估往往较精确,而自我评价却常常扭曲失真,因为我们往往透过玫瑰色的眼镜来观察自己。
4.为何有邪恶残暴
自古以来,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就从来没有平息过。持性善论的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着高贵的种子,会走上歧途只是因为家庭教育与后天环境的影响。持性恶论的人则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就是动物性的,要有法律及社会规则的管束、要有耐心的品德教育才会向善。
性善性恶的问题太过庞大复杂,我们很难给出明确的回答。然而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之所以会争论千年而不得解,是不是因为原本人的本性就是善恶兼备的呢?社会心理学家鲍迈斯特的研究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鲍迈斯特研究了大量的暴力犯罪案件后发现:那些仿佛十恶不赦的坏蛋,很少有人承认自己做错过事,他们几乎都认为自己只是在合理回应他人的攻击及挑衅。鲍迈斯特还发现,大部分的谋杀案其实源自于凶手与受害者相互挑衅、报复不断循环升级的结果,也就是说所谓的被害人,很多时候也对案件的发生负有一定的责任。
在对暴力事件进一步研究后,鲍迈斯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邪恶与残暴有四大主要成因,分别是贪婪、野心与虐待狂、过强的自尊心与道德理想主义。前两者可以看做是个人品德问题,但后两者却往往是被社会鼓励、认可的正面品德。
另一位心理学家斯基特卡则发现,人们一旦对某项争议性议题产生强烈道德性感情,就比较不在意法律上是否符合程序性正义。不管是古代的宗教战争,还是近现代人类社会遭遇的最惨痛浩劫,那些执行大规模杀戮行动的刽子手,不是认为自己正在创造一个乌托邦,就是打着保家卫国的大旗。一句话概括他们的想法就是这是为了正义而必要的牺牲。
5.寻求完满之道
既然人性就是自私的,人们就是会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平、会竭力维护自己的立场、会因为过高的道德理想水平而伤害他人,那么到底该要怎么做,才能减少与他人的对立、建立和谐关系呢?在这一点上,宗教与心理学可以说有着殊途同归的方法。
许多宗教都会教导人们放下对现世的执着,追求来世的快乐,事实上就是要人们消除自私的心态、跳脱人生游戏。禅宗之中更是提出了“不做判断”,减少心中的成见和自动化的价值判断,我们就可以慢慢学会内心深处的大象了。
心理学中的认知疗法,同样强调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疗法的核心是带领接受治疗者进行自我觉察,将心中的想法写下来,通过引导过程分析出其中的扭曲之处,然后再以合情合理的思考方式去替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逐渐发现自己的过错,从而减少自己被偏见所困的程度。
虚伪和乱下判断,是人际关系的两大杀手。不管是宗教、冥想还是认知疗法,都是要带我们回避这两大杀手,让我们能够从自以为是的象背上跳出,去选择由自己决定的游戏。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向通往完满人生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