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虽然并没有听到我说这个词,但是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想到了大红苹果?尤其是你今早也去市场买菜瞟到了旁边卖新苹果的话,脑海里苹果的颜色、出现的位置更为深刻。而这个过程几乎是不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更像一个直觉反应,一瞬间将关键词——“苹果”和关键图像——早上见过的新苹果联想在一起。这是思想的基础,也是思维导图的基础。
此前一个月,我读到了矢导美由希所著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并结合该书和个人所感写了一份帮助使用大脑的工具——思维导图,当时是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的指导书,满怀欣喜和好奇。今天有幸读到了创始人东尼博赞的《博赞脑力训练手册之思维导图》,特写文比较两本思维导图指导书有何异同,并希望以此一窥市面上的思维导图类指导书籍的现状,给出思维导图的最佳开启模式。
内容提要
- 普及思维导图。这一部分的相关内容是对思维导图定义、提出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绘制思维导图注意事项的一些说明。之前接触过、用过思维导图的,可以直接跳到下部分内容。
- 对比&建议。对比《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和《博赞脑力训练手册之思维导图》,并给出一些有关两本书的阅读建议。
普及思维导图
1、什么是思维导图(WHAT)?
发散性思维描述了大脑创建想法和观点的方式。思维导图同样以一种发散的方式反映了大脑组织的活动,因此他能更高效的触发创造性想法和记忆。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并加快发散性思维的进程。——创始人东尼博赞如是说。
思维导图是利用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对信息进行存储、组织和优化排序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引发的关键图像就是你画这张思维导图的中心图像——代表你的愿景或目标,然后通过引进更多的架构来编辑和组织你的想法,完成整个思维导图。最后,你就可以用手中的思维导图指导行动、创造小奇迹啦!
2、为什么用(WHY)?
从小时候我们用的印刷体课本,到大了打印的一页页报告文档,生活中无处不强调线性模式,然而,我们的大脑是非线性的!而且研究表明大脑能很好的获取非线性信息,怎么说呢?比如给你十页白纸黑字的打印文稿,和十页彩打的图片,浏览一分钟,你觉得哪份材料辨识度更高?
更详细的有点可以参照之前写的文章:帮助使用大脑的工具——思维导图
3、怎么用(HOW)?
概括:制作思维导图是将画在中央的主题逐渐细化分解的过程。
步骤:
纸张:三个要点:种类(没有格线的白纸),规格(使用A4居多,但担心留白过少的可以选用A3),朝向(根据眼球的转动选择朝向,一般都是左右,因此纸张横放)
画“中心图像”:内容(不需要漂亮的画,随意几笔体现心中影像即可),时间(五分钟,画中心图像,思考导图内容并集中精神),大小(一拳头大小,方便后面分支的绘制,)
使用“颜色”:五颜六色(刺激大脑,乐观分析,激发流畅的思路)
延展“线条”分支:形状(分支使用性感的曲线,其流畅和思维的流畅是相辅相成的),粗细(由粗到细,首次引出的主支以及下面的二级、三级等分支尽量使用不同粗细的线条,区分粗细一眼就能看出重点在哪里),长度(分支的长度和分支的文字要平衡,长文字配长分支)
在上面写下“词语”:一分支一词语(一条线对应一个词)分解(看电影可以分解为电影和看,这样能联想到,拍电影,看书之类的,总之就是有利于联想),整合(花括号即可)
“层次化”:分层(比如“生物”这条线分出了动物和植物,动物下又分了猫,像这样依次相连的线叫分层),排序(按照某一规律重新排列,比如哺乳类这个分层下可以按照大小,或者怀孕周期进行排序)
“TEFCAS”:尝试(trial),行动(event),反馈(feedback),检查(check),调整(adjust),成功(success),第一步是尝试,然后是行动,从这两步中,我们将有所收获(反馈),检查自己的收获并反复调整,最终走向成功。
摘自帮助使用大脑的工具——思维导图
举个例子:第一个版本,只有一个分支,这类比较少。我们一般会画成第二个版本。所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从第二个版本提高到第三个版本?
需要补充的是:
- 开启思维导图之前一定要设定好目标,起码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 是否掌握了目前情况
- 是否对实现目标的计划心里有数
- 是否已集思广益有基本分类概念
考虑好这些问题后,你就能将主要的概念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次要的概念放置在相应位置,而且有助于形成、整理、构建整个思维导图,不至于后面添、删乱作一团,导致思维导图没法看,反而不利于思考。
4、什么时候用(WHEN)?
- 规划未来的时候;
- 分析利弊做决定的时候;
5、在哪用(WHERE)?
- 学校:阅读、复习、记笔记、开发创造性的想法、项目管理、讲课;
- 工作:头脑风暴、时间管理、项目开发、团队构建、作报告;
- 家庭:生活规划、购物、家务管理;
- 社会:记录重要日期、重要人物、重要地点、规划假期和社会活动;
……
对比&建议
创始人东尼博赞笔下思维导图和其他人笔下思维导图有何异同
- 东尼博赞的更具理论性,对问题分析更深刻;而矢导美由希的更具实践性,可操作性、可模仿性更强,后者全书约有43页成型的思维导图可供观摩;
- 东尼博赞书籍比较浓缩,给出的分析都很具有针对性。虽然此二者所著书的框架几乎都是按照:介绍->解释->规则->应用来进行的,但东尼博赞的《博赞脑力训练手册之思维导图》理论和实际应用两部分内容安排比例约为1:1;而矢导美由希所著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理论和实际应用两部分内容安排比例约为1:2,后者有不少故事、案例发生背景的描写,更容易身临其境去思考,更有代入感。
- 从两本思维导图书也可看出作者的功底。东尼博赞是创始人,对整个思维导图的把控深刻是必然的;而矢导美由希作为培训师、讲师更侧重思维导图的应用,接触的案例比较多。
总而言之,两者的区别就像是习题解和课本。要做题,习题解足以,但要灵活解题,还得回归课本。
阅读建议
看个人需求,想最快会画,《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足以,想画出来的思维导图全面可以补充看看《博赞脑力训练手册之思维导图》。
APP推荐
当一个人的想象力足够丰富的时候,一张白纸早已满足不了思维导图花花世界的需求,这个时候,就是电子设备进军市场的最佳机会。思维导图软件商已然发现了这个需求,所以一搜一大把。那么我会从哪几个方面考虑下载呢?
1、首先会看个人需要。比方说,思维导图亲测对我的写作,学习,思考等有利,那就去下载;
2、在没有看到合适推荐的情况下,去搜思维导图的应用,评分高,评价好,占地面积小的,先列入下载列表。评分和评价是考虑到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占地面积是考虑所需内存,满足个人使用需求就行,我不需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占空间。
3、用户体验。人和人手感不太一样,打开应用,使用顺手,留,不顺手,秒删!
最后我手里留下的是:SchematicMind
操作界面很干净,友好,点击选中后也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