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逻辑思维发出的60秒语音是001知识的发布会,在互联网上第一次的知识产品发布会,跟很多人一样,我以为这是一场向陌生用户推广产品的。在看过发布会的直播后,才发现这是对逻辑思维现有客户的一场发布会。
通过对现有客户的真诚服务,让客户感受产品的特色,以及获得真切的收获后,才会在无形之间帮助公司进行产品介绍和推广。这个时候比你向一个陌生的人喊话的效果好很多,而且也在无意之间为公司创造了新的客户。
德鲁克说,企业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断的创造用户。
现如今的很多时候,说服一个陌生人,显然效果是极其微弱的。而像是种树一样去维护它,会一点一点的从少到多,直至最后成长为一片树林。
这个问题让我同时想到了在写作上妙处,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自己的阅读数,打赏成为我们写作的动力。但如果你自己都没有用心去经营,或者说把读者当作你的潜质客户来看话,那么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人阅读,或者推荐你的文章了。
我见过很多的作者都会相互推广优秀的文章,你将不错的作品推荐给 你的读者她会觉得你在用心,而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责任,你回复的每一条留言以及点赞都同样给别人动力。
我曾经很苦恼别人的留言是一些超出我自己范围角度,但是后来有人跟我说有人跟你留言说明角度,那是认真看了你的文章,接受不同的观点,那也是另外一种思考。比点赞重要的是别人的评论,是跟你角度相反或者提出质疑的评论,当然这种事情根据留言情况判断。这里我为我自己的狭隘感到羞愧,与此同时我感谢那些给我提出建议的伙伴和评论者。
久而久之,你的读者发现你是在认真的写作,而且写的不错,对他们而言收获了不少,这个时候他们会在无形间与你沟通,甚至是为你转发宣传。
反思我之前的很多文章,有时候比较仓促,资料准备的不够齐全,很多时候我也会疲劳的不想动弹,想着赶紧写完算了。也有时候完全写不出来,然后拼凑着字数去打卡,结果质量低,阅读低,同时对于写作的坚持也处于极度的焦虑中。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是《你与写作之间差的不只是坚持》,大多时候我们过多的强调了坚持,忽略了坚持本身的意义。我相信量可以引起质的变化,但是需要在不断的反思和学习的前提之下的。
得到最近上新一款只是产品叫《罗永浩,干货日记》,具体内容是讲述创业的实战经验,以及罗永浩本身创业过程中的血泪教训。很多人说创业的人太少,应该是没有多少人去看或者是订阅这类产品的?
但事实上目前已经高达三四万的人订阅了这款产品,我想甘于平庸的人还是少数的,很多人还是希望通过创业,或者某一项特定的技能实现财务自由的。比如我们现在的写作,很多人也不止于分享自己的心情吧,无论你是想出书,还是成为作家,或者是赚钱,其实跟创业打造一款产品是相似的。
就算不能成为优秀的创业者,但是我们可以作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就算不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但是你一定要了解趋势。同样写作上,我们不能成为作家,但可以是个优秀的读者,甚至更多的可能。
其实,不知不觉间我们时代已经变化了很多,尝试永远可以创造无数的可能。
很多简书作者写过类似的文章,题目大多是阅读量,我把题目换成了读者,虽然有一样的意思,但依然存在很大的不同。
阅读量是冰冷的数字,读者是活生存在的某一个人,写作上你是给读者看的,而不是堆积的数字,这一点作者可能都要注意。
你在写作时候考虑更多的不是获得更多阅读量,而是从骨子里打动你的读者,无论是视觉感受,还是情感的共鸣。这都是你的真诚和用心,他们从你的字里行间都能够清楚的感受到的。
当然我认为打动读者一直都是比阅读量要难的,但是能深度打动你的读者,也不需要在担心阅读量上不去了。
此刻,窗台外的风跳落我的书桌上,蹭刮着书页翻动的声音,实在极其的美妙。写作也像这风,淡淡的感觉,却让人深觉绵长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