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我们常常陷入几种误解,认为:“情感思想是本质,语言形式”,“表现是拿语言来传达已经成就的情感和思想”,“意在言先”,“意内言外”等等说法。之所以会有这些误解,是因为情感思想和语言之间有个“文字”在搅扰。不要混淆语言和文字。
语言跟其它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一样,是与思想和感情同时发生的。心感于物而动,“动”蔓于脑及神经系统而生意识,意识流动国便是“思想”;“动”蔓于全身筋肉及内脏,引起呼吸、循环、分泌运动各器官的生理反应,于是有个“感情”;“动”蔓于喉、舌、齿等发间器官,便有了“语言”。
语言与其它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差异:
其它变化随情境同生同灭,而语语则可以借文字留下痕迹。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语言在先,文字在后。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符号和所指的事物是两件事,彼此可以互相独立。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是人为的,习惯的,而不是自然的。
语言是由情感和思想给予意义和生命的文字组织。离开情感和思想,它就失去了其意义和生命。所以语言所用的文字,就其文字而言,虽是人为制定的,习惯造就的,而语言本身则为自然的,创造的,随情感思想而起伏生灭的。
语言虽离不开文字,但文字可以离开语言,比如字典里的单字。
语言对情感思想是“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文字对语言只是“记载”。
总之,不要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事。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情感思想和语言本是平行一致的,无先后,无内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