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完了《西游记》,与我们电视上看的《西游记》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总得来说,书本和电视剧都非常好,深入人心,形象刻画生动,人物性格突出,不愧为中国四大名著。
下面说说读原著相比电视剧的不同感受:
1.原著中唐僧是个胆小怕事、贪生怕死、不明是非、固执顽固的人。
唐僧并没有帮助唐王驱赶龙鬼,只是唐王请来讲经的高僧,因唐王答应阎王需请高僧讲经超度亡灵而请的,没有救得唐王的姓名,救唐王的是魏征。
而且唐僧一遇妖怪就求饶哭泣,遇到事情都只会怪孙悟空,不管对错,并且常以念紧窟咒来威胁孙悟空。在第五十六回中,孙悟空打杀劫匪,救了唐僧,唐僧为劫匪念经赌魂,却说杀人的是孙悟空,冤有头债有主,要报仇就找孙悟空,委实一个贪生拍死之徒,全无担当;在途中多次受猪八戒教唆,念动紧窟咒,惩罚孙悟空,明明数次上了妖怪的档,仍然固执认为山野中喊救命的是普通人,将老鼠精变化的女人带到寺庙中,害了数个和尚丢了性命,过后全无知错之意,仍然我行我素,并且次次都怪错孙悟空,难为孙悟空仍然尽心尽力保他西去。其中还有很多很多细节可见唐僧并非一个宽明之人。
2.猪八戒除了贪吃,内心还存有色心及狡诈
猪八戒乃天蓬元帅犯戒下凡,取经途中,好吃懒做,并且总是暗地里算计孙悟空。每次遇到妖精装平民受难,被孙悟空识破,在唐僧质疑时却都挑拨离间,污蔑孙悟空故意打杀好人,怕被惩罚而谎称平民为妖怪,教唆唐僧念紧窟咒处罚孙行者,在白骨精三戏唐三藏中,每当孙行者解释后就有猪八戒故意作梗,导致唐僧是非不辨,逐走孙行者。而且猪八戒虽归入沙门,路途十四年修行,却本性未改,色心不泯灭,已经到达天竺国界,佛祖近在眼前,看到嫦娥来收伏下凡作妖的玉兔时,直接抱住嫦娥,流氓的说到“我和你耍子儿去”,真真十四年艰苦路途,受苦受难心不改。
3.原著中阶级思想很深
中华一直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在明朝的《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中也表现的很明显。唐僧贵为御弟,西行时先带2个随从,帮忙挑担牵马,后来被妖怪吃了,途中收徒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肚子饿了就指挥孙悟空去,但凡稍有想法就斥责徒弟懒惰,不肯化斋,要饿死他,途中也是骑着白马,甚少走路,行途中粗活累活交由徒弟们做,斩妖除魔更是徒弟的活儿,求雨救民也是徒弟的功劳,就这样唐僧仍然顶着师父的名义,理所当然的承担着所有的功劳与体面,这都体现了当时的阶级主义思想。唐僧出生艰苦,自小被抛弃,但贵为唐朝最高寺院的高僧,只会吃斋念经,粗活皆有下人去做,不需自己去做,所有取经途中,也都依靠徒弟,自己则是一副老师傅的高姿态,坐享其成。
这是读完原著所感受的比较大的不同之处,但依然不改这是一本经典的著作,其中诗词描绘的风景美丽壮阔,打斗激烈精彩,师徒四人的不怕艰辛、刻苦坚毅的精神一直鼓励后人。
同时致敬我们杨洁导演,将电视剧拍的如此经典,将各个情节都描述的到位贴切,在当年资源匮乏的年代,依然拍出了至今不能超越的经典,想必他们也是经历了一次西天取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