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
序
冯小刚的电影,一直都是聚集人气和票房的集结号。做学生时候从未掏钱去电影院看过冯导的电影,而工作后心生愧意买了电影票后,对冯导的作品总是不那么的满意,或许是期望值太高。
前两天,得知芳华有了在线播放的清晰版,第一时间的看完了这部片子,我觉得这是近一两年来我看过的最有深度的片子,直面人性,让我们感受到了好人未必有好报的无奈现实。
青春
得益于严歌苓与冯小刚的友谊以及共同在文工团待过的经历,这是他们的《致青春》,一个特殊年代下面的青春。由于特殊,因此也把人性向善与邪恶的一面推向了极致。文化科技在进步,而人性却和几千年前的古人一样,甚至人心不古。
虽然取材于70年代的文工团的年轻人们的故事,但是芳华这样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并不算太远。电影的女主角是何小萍,一位跟着母亲改嫁却一直得不得尊重的女青年,由于自己的努力,被文工团前去考试选拔人才的领导看中。天真的青年以为离开了那个满目苍夷的家,文工团就会是一个天堂般的存在,可是来了文工团发现依然是一个被孤立的对象。娴熟的技艺来自于投入更多时间的训练,而更多时间的训练会让身上带上更多的体味,这便是她被鄙视的其中一个理由。在她被众人看不起的时候,男主角刘峰热情的帮助了她,成为她的舞伴,一起排练。
男主角是一位出身于木匠家庭的年轻人,成为文工团中的活雷锋。他始终热情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竭尽所能的帮助每一个人,从帮炊事班一起抓逃跑的猪到主动帮战友做一套结婚用的沙发,再到尽吃皮破了的饺子,大家享受了他的好,却不领他的情,忘了他还是一个凡人,也需要女人与爱情。他的表白与情不自禁的抱住心上人,却成为了他耍流氓的“罪证”,被发配到更艰苦的边区云南蒙自工作,而那些他帮过的人,除了女主角为他鸣不平以外,其他人反而落井下石,为此女主角开始了消沉,也被下放到边区工作,最后成为了卫生员。
战争打响了,男主角与女主角都参与了那场战争,男主角一心求死,最后立下战功也失去了一条手臂;女主角一心救护病人,在医院被轰炸倒塌时选择用身体去保护伤员,也成为了战斗的英雄,可她却疯了。战争结束后,文工团也解散了,男主角作为一个失去手臂的战斗英雄,为了一个谋生用的三轮车被治安联防员奚落与讹诈。时间过得很快,男主角与女主角为了祭奠死去的战友再次相见,此后女主角默默的承担起了照顾男主角的任务,直到男主角死去。
人心
陪我一起看完这片子的豆,对电影表示不满,说这样的话好人太亏。我说,事实上,好人总是吃亏的,好心得好报那只不过是劝诫人们向善的说辞而已。向善不需要理由,为了好报而变得好心,本就不是善。
我想起了老家的一件事。我爸我妈在张罗老房子加装电梯的事情,作为矗立在河畔的老楼,加装电梯无疑方便了高层的住户,也可以让房子升值。当然这样会损害低楼层的住户的一些采光,所以大家都想了很多补偿的办法。大家的努力遭到了住在低楼层的一名居士的反对,而且死都不同意。努力了几年的时候,则因为一名居士的以死相逼,不了了之。我听后一声叹息,和母亲说道,既然居士以死相逼,为何不问问居士何时归西?
并非读了圣贤书的人就是文化人,也并非诵经礼佛的人就是大善之人。有的人乐善好施,并非出于善意,也非赎罪,只是为此前的杀人放火求得一丝平静,而后继续的杀人越货。读书人本不该如此粗鄙,然话糙理不糙,这就是现实。
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这句旁白戳中了我的泪点。我生性敏感,在我成长过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我是没有被善待的。此后,我对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都有发自内心的感激。所以看到女主角受人嫌弃,男主角主动过来做舞伴后,女主角感动了一辈子的情节,我是理解的。
或许现实中很多人都没被善待,于是很多人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回应,而大部分的人从此消沉,某些人能挺过来最后成为了我们眼中优秀的人物。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对于那些不被善待的举动,我们可以说上一天一夜,可这并没有什么用处。以前,我或许会如大部分人一样重复那套老掉牙的说辞,即便生活如此的不公,我们还是得一如既往的期待好事的发生,奇迹的出现。现在我只会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如有善心,不妨自己行乐时尽量减少别人的痛苦。
结语
我想,我的心应该是向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