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十年亲子感恩成长日记第694篇,系统读经典第99周第7天。
读经方法:237累积法
诵读内容:
《文学启蒙》-----11《渔父》
《唐诗三百首》第121~130首
《伤寒论》平脉法二(3)
1.畅宝共通读《弟子规》108遍.
《德育启蒙》60遍
《千字文》26遍、
读《大学》共读74遍
2.妈妈读《易经》乾卦第1~否卦第12和咸卦第31——渐卦第53各21遍,共通读《易经》36遍,
《大学》130遍。
《老子》1~30章各12遍
31~40章9遍
3.多宝读《大学》31遍
《少年儿童诗词启蒙》21遍。
亲子读完七遍的经典有:《周易上经》、《周易下经》、《周易系辞传》、《三字经》、《弟子规》、《成语接龙》(上)(下)、《千字文》、《黄帝内经》素问(上)、(下)、灵枢(上)(中)(下)、《朱子治家格言》、《论语》(上)(下)、《笠翁对韵》、《大学》、《孝经》、《诗词启蒙》、《老子》、《古典长诗》、《难经》、《唐诗三百首》上、《百家姓》。
【早课收获】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智慧的人,生活是清净的,是简单的,物件摆放都是有规律的。
任何事情都有个规律,要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
比如觉得孩子有毛病怎么改?先改改你的毛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百年的大业,爸爸妈妈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急功近利,把孩子逼急了,拔苗助长,就会毁了孩子。
毛病不在孩子,孩子是树稍,爸爸妈妈树根,树根不动,树稍白摇晃啊。
不要再研究孩子问题怎么解决,先研究研究我们大人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大人的毛病不改,孩子很难改。
先要让孩子喜欢我们,让孩子愿意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就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能够教育。
那怎样使自己长得漂亮呢?就是培养自己的恭敬心。对一切人事物都毕恭毕敬的,都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真正的关心人,爱护人。
怎样关心人呢?就由原来的好(四声)说变成好(四声)听。
人是先有梦想,先有志向,一点点去落实,不能急。
网上教育不用离开家,今天早上听了,马上就可以在生活中用。第二是以父母为主,家长先学然后带动孩子学,共同成长,这是建立学习型家庭,符合规律,合乎大道,所以简单而高效。
生活点滴:读经典增长智慧。中国古人讲“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一个人真正内在的智慧来自于一个人的定力。
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遇到一点事情就失去了冷静而惊慌失措、自乱阵脚,那么这样的人很难成就大的事业。
所以,两军对战,比的是两军统帅的定力;
商场上双方的谈判,考验的也是双方决策者的定力。
而经典读诵需要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经典之上,久而久之,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的定力,成就了孩子的智慧,甚至可以达到处变不惊的境界。
长大以后,即使身负重任,处理再重大、再突然的事情,他都能得心应手。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君子不器”,即他不是只能承担一种工作或职责。
此外,“经者,常也”,经典上记载着的都是恒常不变的道理,是古圣先贤从社会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道理。
例如,我们明白了《易经》上所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就可以保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
即使事事顺心如意、处于上升时期,也不会得意忘形、自以为是。
处于困顿和挫折之中,也不会丧失信心、一蹶不振。
所以,古人说“读书明理”,又说“人不学,不知义”。
一个人如果常常以谦虚受教的心读诵这些圣贤经典,自然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从而避免在人生中走很多的弯路。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必定看得更高远。
小亨育心亲子大学YY66388618频道,每天全国各地的父母在一起学习,家庭是教育的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张单程票,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的失败!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和名师善友一起前行!父母不学习就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了!
【育儿法则】:多关心、多聆听、多赞叹、多帮扶;少责备、不抱怨。
【育儿秘诀】:语言柔和,行为严格;妈妈做好自己,孩子自然跟随。
【家和原则】:开善眼、闭恶口,闭嘴闭嘴再闭嘴,微笑微笑再微笑。
【夫妻恩爱法则】:多拥抱爱抚,多温存聆听,多赞美鼓励,多信任放飞,少挑剔指责,不赌气任性。
幸福生活从我错了开始!
自勉:心善语善行为善,听话照做,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
让学习成为习惯,让成长永不止步!
读国学经典:胎婴养虚、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