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乡下有一句俗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这是说你想要烙很大的一张饼,那你的烙锅要足够大才行。如果这里我们把未来比做那张饼的话,那么你的格局就是那口烙锅,未来有多大成就,取决于你的格局有多大。那么如何放大自己的格局呢?在弘丹老师的《时间的格局》里,我找到了答案。
第一步:提升思维
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心理等要素的内在布局。因而格局的大小最层是是以思维力为基础的。要提升思维能力,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进阶:
(一)建立绿灯思维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在生活或工作中,有人提出一个新想法时,他总是跳出来泼冷水,指出此想法如何如何不行。或者他内心非常渴望做某一件事(比如当众场合或演讲),当大家都推荐他的时候,他却总是退却说不行。
这都是典型的“红灯思维”——当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或退缩。
而我们要扩大格局,首先就是要建立一种绿灯思维——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运用在自己身上。绿灯思维其实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开放性心态”,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时或者新观点时(特别是这个观点和我们以往的认知不一样),先不要急着评判,用“YES,AND……”的思维方式,对自己说“嗯,这个不错。然后思考怎么运用到自己身上(遇到的事情上),而不是简单的说”NO”,然后就把所有的可能都拒之门外了。
建立绿灯思维,我们才能把自己认知局限的围墙打开,让更多的可能性涌入生命中,扩充生命的三维。
(二) 进行深度思考
哲学家罗素有一句名言“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美团网CEO王兴业曾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没有思考力的人做事情通常不得要领,需要别人提醒一句做一句,如同在下象棋的时候,永远只会走眼前这一步而不会谋划全局步步为营。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领导叫我们出一本关于特色课程的教材,同事A把文学社社团活动的方案交上去了,因为她以前是负责文学社上课的,她已知的思维是文学社不是语文课,所以是特色课程!而同事B从领导的要求出发,首先思考的是教材:教材不同于上课的教案,要的的整体规划布局,整体体例要遵从“教材理念,教材内容,教材评价”等板块设置,其次思考的是特色:不同于普通的语文课堂。因此B最终交上去的是《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结果可想而知,A被领导猛批了一顿“教材不是社团”!而且建议她向B学习。这里就是思考与不思考的区别。
训练深度思考,《时间的格局》提供了两个简单易上手却又成效显著的方法:
001:自由书写法
针对眼前的问题,以最快的速度写出来,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不需要去管写的好不好,用词是否正确,不停地写,快速地写。不要停下来重读,也不要暂停,写着写着,你不仅能把自己写明白,还能找到困难的解决方法。
这种写下内心深处的想法的自由书写,每天训练10分钟,长此以往,思考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002:A4纸头脑风暴法
这是自由书写的简化版,旨在在最短的时间:一分钟内,尽可能多的写下你对问题的思考,通过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挖掘内心深处的想法,通过这种倒逼思考的方式,思考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避开思维陷阱
“你以为的投资,其实是浪费”
这主要是针对现下很多人屯书屯课程说的。在现下的社会,知识大爆炸,大多数人都有知识的焦虑。因此,我们花了很多的钱和资源去买书,买课程,抱着投资自己的心态,以为买了书和课程,它们里面的知识立马就到大脑里了。
殊不知,想要真正学到知识,是必须要反复阅读,并在日常中努力付诸实践的。如果不能做到,那么我们买的书和课程,就是一种浪费。网上曾经流行过一个段子:读了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这一生。说的就是这种思维陷进:不去践行的投资,就是浪费!
因此,要放大自己的格局,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去做的思维,因此,猫叔有一句名言:不去做,然并卵!
第二步:投入时间
如果说思维方式是放大格局的上层建筑的话,那么投入时间和有效行动就是放大格局的经济基础。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0000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因而要扩大格局,必须投入时间,且只有日日不断之功,人生方能不断刷新格局。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24小时,要想在24小时之内为自我的精进投入更多的时间,这其中须要有高度的自律。《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做着重复的动作,甚至坐车的时间和等车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他的朋友美食家山本益弘每次找他都去“数寄屋桥次郎”,一次都没有失望过,他的高度自律可想而知。
本书的作者弘丹老师,参考富兰克林的十三种德行和曾国藩每日十二条必修课,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了自己的每日十条功课,坚持每日入睡前总结复盘,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养成习惯,并且在这种习惯之下,坚持其中的每日写作,终于在写作了1000多天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时间的格局》,因此,不忘自律,方得始终。
第三步:高效行动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生物科学系博士常兆华,曾前后出任美国两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后来还创立了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他曾讲过这样一段经历:
“我在国外曾遇到过许许多多的留学生,不少人都表达过回国创业的强烈欲望。几年之后,我再次遇到同样的人,他们除了头上多了几根白发,脸上多了几道皱纹之外,没有其他的变化,还是向我重复着要回国来创业的话题。几年之后,我又在国外遇见他们,这时,我在中国的公司已经创立八九年,高管团队已经换了七八次,他们同样还是在重复着老话题,只是此时的老生常谈,多少有点像祥林嫂了……”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结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行动力不强的原因。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也成为这样的拖延患者,而《时间的格局》中给我们突围方法是POA行动力公式:行动力=(PxA)/O=(伙伴x方法)/目标。也就是我们的行动力是受伙伴、方法、目标三者共同决定的。
目标越集中(objective)
伙伴越多(partner)
方法越多(acceleration)
我们的行动力就越强。
这个公式之所以让我觉得醍醐灌顶,是对于目标(objective)的集中性的强调。越集中的目标会过滤掉很多我们行动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以我写文章为例,自己之所以想写,最初心就是想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可是在写着写着的过程中,我会越来越写不下去了,因为我发现很多在阻挡着我:比如关注的人很少,点赞很少,写来写去发现没有进步,挫败感越来越强,懒惰时时缠着我……这所有的所有,该如何突破?此时如果回到目标,利用集中的目标来引领的话,会很快走出困境。在那个清晨,我在梳理了自己《早起写作一个月,我竟然忘了为什么要早起了》的情绪之后,坚定了自己“写下所思所想”的初衷,就算写得不好没有人关注又怎么样,就算上不了首页又怎么样,可是写作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写作的那种快感,我理清了自己纷乱的思绪,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我沟通了自己内在的空间……这一切,不就是我的收获吗,我也达到了写下所思所想的目标,是很大的成功,所以,坚持写下去吧!行动力瞬间又爆棚了!
因此,在扩大格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高效的行动来保证,POA行动力,是很好用的利器。
我们期待自己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就要做一个大格局的人。大格局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点滴开始积累,时时不忘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始终坚持自律,投入足够的时间;为自己的目标不辍高效行动,就能让自己的格局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