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了,我心中惦记着吃粽子看龙舟,却没有想起屈原。闲暇之余,在网上逛逛,看到了很多端午话题,屈原的名字这才闯入了我的视线。是的,我一直没有想起屈原。端午节这个意义重大的节日,有一部分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我怎么能把他忘了呢?不该呀!
楚国被秦国灭亡后,屈原绝望悲伤之下,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据说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便用菰叶包黍米煮熟了投到江里,粽子便诞生了。也是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五月初五的这一天都要划龙舟。奈何,斯人如鸿,一去不返。屈原就像是他留下的那些辞赋一般,都成为了绝唱。
以前上学的时候,觉得《离骚》是最难读的,也是最难背的,也就没有记住几句。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路漫漫,确得上下求索。屈原的一生如香草美人,自带香气与灵气。我的一生呢,若能沾得半点香草的气息也就够了。
去年看了一部电视剧叫《思美人》,讲的就是屈原的故事。剧中的屈大夫多了一种柔美,少了一股阳刚气。我努力回想剧情,却发现根本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有几首插曲比较好听,曾经反复听过,不知道是不是对屈大夫的亵渎哈。
美人,剧中应该指真正的美人多一点。记得剧中有个女主叫莫愁,跟屈原的爱情是缠绵悱恻。究竟屈原有怎样的爱情经历,后人不得而知。窃以为“美人”应该代表屈原多一点,也不是代表他本人,而是他本身的浪漫主义气息。我们都知道,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一生对楚国鞠躬尽瘁,可惜壮志未酬,楚国最终还是逃不过被秦国灭亡的命运。身为一个爱国诗人,他自然不能屈服于强秦。既然国已破,那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他的一身傲骨,使他毅然将自己沉入了汨罗江。是的,他的灵魂永远追随着楚国。正如他在《离骚》中所写道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为了他所爱的楚国大地,即便是死也甘愿。这样的爱国之心,又怎不令人赞佩?!我记得电视剧《思美人》中就有一首歌曲改编自屈原的《橘颂》,有一句是“苏式独立,横而不流兮”。这何尝不是屈原借着歌颂橘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呢?他的一生,正是那么一株橘树: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花早已开过,果实也在孕育之中,只等着丰收了。当然,现在不是吃橘子的时节,而是吃粽子的时节。为了屈原,是不是要多吃几个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