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颗颗由绚丽色彩包裹的棒棒糖被精心陈列,琳琅满目,让你既垂涎欲滴又无所适从;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如此丰富、艳丽诱人。知识分享如一阵阵热浪席卷而来,不断升温,我们都裹挟其中,未能幸免。
这当然离不开技术和资本的助力——各种知识分享的工具和产品风起云涌,从一对一到一对多,从文字到语音/视频直播,从单一话题到系统化、产品化的课程。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当下最活跃最大多数的8090后正承受着全所未有的成功、成长焦虑——时代机会少、生活压力大,这些焦虑转变成学习动力,是知识分享火热的根基。知识分享者的“觉醒”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些人在某个领域或者就某个话题已经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可描述、复制的认知路径),出现认知盈余;过去没想过“变现”或者没想过通过分享“变现”,随着一波先行者用事实证实知识分享已经成为继广告、内容电商之后变现的第三大产业,认知盈余者不再矜持、不再犹豫,纷纷撸起袖子入局。
以上都是废话,被卷入知识分享浪潮的普通人并关心这些,只是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习惯了为知识买单,掏了不少钱却还是没有收获,没有成长,为什么呢?
要想学习有收获,首先要明确自己想学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问题越具体越好,切忌冲动消费。作为一门生意,每个课程都极尽包装之能事,有分享者的超凡履历,有过往分享的盛况,有大佬的加持,全方位的刺激你,诱惑你下单。但是请记住是否需要才最重要,才是否要下单支付首要考虑的,确定需求之后再选择更优的课程;与需求无关的课程都是无效信息,买了就是浪费,浪费钱更浪费时间和精力。
道理很简单,无需求不下单,否则就是为课程的包装、宣传买单,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焦虑感得到了舒缓,获得了花钱的快感。就像你在路上听到商贩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过了这村就没有这个店”,结果你买了个看似超值的东西,结果发现并用不上,是个鸡肋。
知识分享不同于传统教育,主要是分享见识见解,解决“怎么样”“为什么”,那么在学习之前就应该自己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包括这个领域/话题会涉及到的概念、分享者的基本情况等等,相同的经验、认知有利于快速理解,get到分享者的点。这其实就是上学时,老师每次上课前要问的,大家昨天晚上预习了吗?
人唯一的差别在于认知,分享者在自己所分享的领域通常至少做到“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就是结合自身实践抽象出了规律、方法论。作为学习者要清零,摆正心态,先顺着分享者的思路,带着孩童般的单纯与好奇去最大限度的理解、吸收她的思考结晶;而不是怀着挑刺的心态,发现一些值得商榷的信息就开始质疑分享者能力。这其实很无知、无趣的做法。用句大俗话总结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必须提醒的是,有些工具不太适合当做学习的渠道,比如小密圈、饭团,这些工具更多是提供给分享者,用于连接粉丝/拥趸,更有参与感,但是分享的内容缺乏系统性,质量也很难保证,更多是灵光一现的思考;这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慎重选择。
回过头说说怎么衡量有没有“收获”?最粗暴有效的方式当然是有个统一的标准,比如考试,拿了高分收获就大。没有统一标准,评价就成了个人体验,哪怕同一个知识分享产品,评价可能有天壤之别。需要警惕“感觉有收获”,知识分享已经进入产品化阶段,产品提供者从开发到推广、发布所有流程都会充分考虑体验,努力让用户“感觉有收获”。从知识分享的发展看,产品化是好事,但作为用户要设定自己的评价之锚,能条分缕析。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学习完成之后,试着输出,可以跟朋友讲自己的收获,或者写下来。
所以,知识产品消费要明确需求,要预习,要清零,要警惕感觉有用,要输出。
作者为前媒体人、在行市场营销行家,现为友金所市场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