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荒野生存》是美国著名演员、编剧、导演西恩·潘执导的第五部作品。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个近乎偏执的理想主义者,抛弃一切,踏上流浪生涯的故事。不难想象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影帝,为什么选择以此为蓝本来进行影视化创作,后者所拥有的脱离于尘世的独立精神,本身就是一部非凡的个人传奇。
城市是个牢笼
影片的主人公克里斯托弗家境优渥,同时也是名校优等生,如此的家世和学识已经令他成为许多人眼中羡慕的一员。毫无疑问,如果步入社会,迎接他的将会是似锦的前程与优越的后半生。然而,他却将自己拥有的一切弃如敝屣,义无反顾地踏上流浪的旅程。
对于物质和社会的厌恶是克里斯托弗走向荒野的一个重要原因。完成学业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种“义务”:茫然、没有安全感、物质过剩的世界,这一切淹没了他存在的意义。所以他出走,远离城市,远离社会,是因为他想追寻一种“纯粹”的人生境界。
这种对“纯粹”的追求在影片中有许多重要体现:毕业后,克里斯托弗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捐出;出发时,克里斯托弗将身上的现金全部烧掉;流浪的日子里,克里斯托弗没有联系过家里的任何人,包括懂他的妹妹;他甚至摒弃过去的姓名,让自己叫做艾利克斯·超级旅行者。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
我们活在碌碌人世间,活在一套无形的准则之下,我们也会批判社会,唾弃物质。可是我们仍然选择了生活在这里。但艾利克斯是不同的,他反对的态度无比决绝:城市是囚禁自由的牢笼。
“我想那么年轻,干净,那么寂寞地生活着。直到自己可以毫无防备的突然失踪在马路上的那一天。”
艾利克斯宛若一个重度精神洁癖患者,近乎偏执地在自己身上抹去“社会”的印迹,坚持孑然一身的自由。
孑然一身的自由
人一生的成长中,童年经历占很大一部分的影响,艾利克斯亦不例外。父母给他带来的童年创伤是他出走的另一重要原因。
自记事起,艾利克斯和妹妹就生活在父母争吵不休的水深火热中,家长忽略他们的感受,闹离婚,追问孩子要跟谁的问题。然而婚总是离不了,追问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矛盾循环往复。由最初的伤心欲绝到后来的麻木冷漠,父母一遍一遍消耗着孩子最单纯的情感。再到后来,致命的打击在于孩子发现了父母婚姻背后的真相:母亲原本是父亲的情妇,自己原来是一个私生子。
我想,艾利克斯出走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父母的矛盾加诸于自己身上的痛苦,更在于他对人与人情感关系的思考。在意识到感情维系的曲折复杂与脆弱不稳定以后,艾利克斯毅然选择了远离尘嚣。其实,在走向荒野的旅途中,不乏许多人对艾利克斯敞开怀抱,这里面包含了各种类型的感情:热情的Jan和Rainey提供的友情,美丽的Tracy送上门的爱情,真诚的Ron给予的亲情。但都无一例外被艾利克斯礼貌而决绝地挡在了门外。童年创伤造成的对于纯粹感情的不信任,占据了他选择的很大一部分。
艾利克斯说:“如果你认为快乐的生活主要来自人与人的关系那你就错了,神把快乐置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中,人们只需要换一种方式去思考。”
在与一个一个路上遇到的“暂时性”伙伴共处、再分别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说艾利克斯没有怀疑或者动摇过自己原本信奉的那一套价值观。他始终以最大的善意与充满爱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伙伴:帮助Rainey战胜心结,全身心地接受了Jan;让Ron走出了几十年的封闭,开始涉足更远的风景;走之前不忘给Tracy留下地址……在最后,面对Ron真诚的目光时,艾利克斯的眼底也闪过动容。
并且,影片的末尾处,艾利克斯临终前闪过的是被父母拥入怀中的画面。他的心中不是不是没有闪过回归的想法,然而对自由的渴望起着压倒性的影响。“走向荒野”的理想在艾利克斯心中近乎成为了一种“心魔”,不实现不罢休。
“不必真的很强壮,却要觉得自己强壮。
哪怕只有一次,也要去证明自己。
哪怕只有一次,也要去最原生态中去发现自我。
独自一人,面对冰冷的石头,
只靠你的大脑和双手。”
自由是一种信仰
《荒野生存》是一部关于理想主义者的电影,但不是一部充斥着理想色彩的电影。在讲述主人公艾利克斯“走向荒野,远离尘嚣”的经历时,影片从未规避这样的选择给现实造成的后果。影片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方法,一条线指向艾利克斯的经历,一条线指向妹妹与家人失去艾利克斯之后的生活。
一家人由最初的震动、气愤,到焦头烂额的寻找,最后转为反悔与痛苦。艾利克斯的离去如一个忧伤的梦魇盘旋在每个人的心间。妹妹懂得艾利克斯的选择,却为艾利克斯从未联系自己而难过;母亲更是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醒来就陷入对艾利克斯的担心之中;痛苦的父亲一天天苍老下去,在马路上老泪纵横……
这样的结果,似乎完成了艾利克斯对童年时父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的报复,但到头来,谁能说清哪一种的伤害更多呢?如果从普世的价值观出发,我们甚至可以说艾利克斯抛弃亲情独自上路的行为是一种“自私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可是,在追逐自由的旅程中,艾利克斯连生死都抛之脑后,我们又如何能用最俗世的道德标准来评判他呢?
我不禁想到那些踏上高山庙宇的朝圣者,孑然一身,将感情、物质甚至生死都置之度外。他们风餐露宿,面对变幻无常的气候与自然灾害。五步一拜、十步一跪,只为了到达心目中的天堂。
抛弃一切不是不负责的逃避,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正如斯宾诺莎说:“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了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
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艾利克斯的自由理想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信仰?
将流浪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现代人如何出行?最普遍的做法是预定酒店、机票、提前制定线路,在行李箱里装上相机、刮胡刀、换洗衣裤、充电器……每到一个目的地只是草率地惊艳于那一刻的风光,或是在乘坐飞机时就已被脚下万丈的景物感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这世上还存在着一种全身心投入自然的古典的旅行方式,或者说生活方式,叫做流浪。
流浪,即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所以你可以看到艾利克斯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好专业性的“武装”,他身上没有冲锋衣,脚下不是登山靴,甚至连太阳镜都没有准备一副。连一个最普通的徒步者的基本装备,他都未曾考虑过。
他只是一毕业就直接背上背包,说走就走,毫不拖泥带水。恰似他一直信奉的价值观那样:“为什么现在行动,为什么不等等呢?回答很明了,世界不会等你。”
我曾在书中读到“垮掉的一代”凯鲁亚克为了自我救赎而出走,读到堂吉诃德为心中的正义理想而出走,《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因愤怒和焦虑而出走……
许巍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出走与流浪,远方,一直都是文艺青年最爱思索与向往的一个主题。
但鲜少有人真正能够抛弃一切而出走。不管是最后在墨西哥停留并结婚的凯鲁亚克、回到家郁郁而终的堂吉诃德、还是回家后继续上学的霍尔顿,他们出走的结果总是回归,他们出走的色彩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沾染世俗的印迹。
无人像艾利克斯一样,投入一片陌生而荒凉的原野,独自揣着崇高而纯粹的理想死去。他把流浪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世俗的一切都不能将其打动。
我感动于艾利克斯终于理想与自由的终极境界,也向往他所追寻的纯粹的生活方式——一种最古典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通讯发达,交通便利,看起来有益的同时,日新月异的科技也将我们捆绑束缚:我们的存在需要身份的证明;人与人的交流依赖隔着屏幕的打字;假期的旅行总是在摩踵擦肩中匆匆瞥一眼美景;自然与本性已经离我们很远……
文明,究竟是自由还是束缚?
影片的结尾,艾利克斯虽然死于了野外食物中毒,但是他依然满怀着感激在临终前写下了:“谢谢上帝,我的一生是幸福的。再见,上帝保佑你们!”
他为自由的终极理想,诗意而浪漫地死去,但是死得其所。
凯鲁亚克在《在路上》中写道:“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有关系,道路就是生活。”
艾利克斯的经历犹如一座灯塔,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活法。他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世界上存在真正的自由。永远不要放弃一种追逐理想的可能,为自己而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