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在学编程技术的时候,经常小有点心得和朋友们讨论。朋友让写文章分享出来,我觉得我这样的新手写出来的文章怎么会有人看呢?用专栏刚需的概念来看,我那时理解的就是,没有人的刚需是道理自己都刚懂一点写的文章。最近有群友在批判罗胖的得到产品,说是把知识嚼烂了拿来贩卖。突然我就想通了,得到的东西自然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而新手的文章也是有人需要的。
如果从知识的层级来说,很多人都说源头的知识含金量最高,但这个金矿并非谁都挖得动。我看得到的专栏,很多老师也并非所有内容都是原创,而是在把他们学到的东西,结合自己的理解将给我们听。源头也会从那里也会告诉我们,但是源头的知识会由于我们认知层次的问题,可能很多东西理解不到。如笑来老师说的《超越自我》一书我读起来就非常的艰难。而在专栏中笑来老师把一些知识点掰开,结合我们能理解的例子,如记单词,买股票、买数字货币,开微信公众号之类,理解难度就降低了很多。而由于知识的储备问题,很多源头的书默认读者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造成了新手从入门到放弃。刘传老师在认知课里面举过一个例子,HTML是什么?CSS是什么?大部分书上写的HTML是超级文本标记语言,CSS是层叠样式表。这是一个没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人,完全无法理解说法。很多老师其实就是在完成,把这些很难理解的概念,通过类比,事例,故事等和我们已有的知识框架关联起来。
如果老师的课程这些被认为是二手知识的话,那我们阅读后写的东西,就是三手的了,为何还有价值呢?我想就算是这些老师,其课程是按照平均水平来准备内容,一样有很多人会遇到疑难。再次文字本身是思维的线性输出,我们吸收还要完成一个重构过程。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于某些概念无法解码,对于某些概念又产生了误解。要完整的理解这些概念,去看看那些水平比我们高一点点的人他们怎么理解对我们用处最大。就好像上学的时候,请教班上学霸讲题,答曰,用什么什么定理然后用什么公式就可以解了。而问比我厉害一点点的同桌,大约你看题目里面提到了XX和XX,我的经验有这两个就要用XX公式。我一下就懂了,而且后面遇到类似的题也能解了。用认知科学的理论来看,我和学霸对于问题的心理表征差异太大,和同桌的相似性就高很多。在入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找一个水平和我们差不多的人写的心得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学习科学里面把大脑的认知单元叫做组块,不同程度的人组块的大小不一样。我们看原版书就是遇到最大的组块,要理解却无从下手。得到专栏很多课程就是把大组块拆解为小一点的组块讲出来,但仍然有些是我们理解不了的。这时候我们经常发现看看文章后面其他人的留言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有读者把那些组块进一步拆解为我们能理解的概念了。我们新手阶段写的东西就是完成进一步拆解为更小单元的过程。就好像HTML和CSS我们理解不了的时候,有人说HTML是建毛坯房用的,CSS是搞装修用的,我们理解就会深入那么一点。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新手写的东西,也是给别人的鼓励。至少看到有人和我们写一样比较笨拙的文字,就会发现我们并不孤单。当发现别人越写越好在进步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也有进步的可能。我想这也是成长道路上的一种刚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