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高一的时候,我是在小县城的一个最好的高中叫一中里读书,因为中考距一中录取线差三分,我们那的人都知道一分一万五,所以我继父提了四万五的现金去一中排队交钱,听他描述场面异常火爆,几乎都是孩子们的老父亲提着钱排队,他们都在互相聊天“你们差几分?害,我们差一分,你看,憋屈不”,“唉,我们差五分呢”。
由于是交钱进去的又只差三分,心里总有不甘,所以高一发奋图强,那个时候,最有名的补课班是新某方,但由于我们那只是个小县城,所以没有被它光顾,而且只有一些唬人的小补课作坊。最后,我搜到了最近的新东方在我们隔壁区,中间倒一次车,两个小时路程,我报了。
自此,开始了没有周末的时光,每周六早上六点起,比平时上学都起得早,然后去车站坐车。
那个时候的我应该是非常自卑的吧,第一节课,我旁边前后的女生都很活络,还没到中午下课,她们已经约好要去哪吃了,当然,她们也热情的邀请了一直沉默的我。从她们聊天中我能感觉到,她们家就在这个区,她们对附近很熟悉,所以下课后,我就像个小羊羔一样跟在她们身后,我们刚好是前后桌4个人。
到了餐厅,原谅我是第一次进这种快餐店,我们小县城只有小餐馆,所以觉得还挺新奇的,一上楼,我就目光锁定了靠窗的那一排高位座,好想坐在那里,看看外面的十字路口是什么样的啊。
我的第一次尴尬是在四个人排队点餐那里,她们三个在前面先点,我没什么经验,心里想着,她们点什么我就点什么。只听见三个人都各自点了牛排,结果到我时,我被牛排的价格惊呆了,是的,那时的我从未吃过牛排,只在电视上见过,它居然要36元,我那天身上只有50元,已经是史上日常零花钱最多的一次了,而且还包括了我的路费。我在菜单上看了很久,因为最便宜的牛肉面也要18,我们那个小县城当时牛肉面也就8块,唉,没办法,虽然贵也只能选它了,当时我的心里在想,下次我要找一家便宜的餐馆吃,哪怕一个人。
点好餐后,她们已经选好了餐厅中间的高排座,看我点完了,都向我招手让我过去,我就心碎的瞥了一眼那排靠窗的座位,走向了她们。
同桌问我,点的什么。我说牛肉面,感觉应该会很好吃吧。内心OS:呜呜~好贵啊,能有多好吃?她一副发现新大陆的惊奇,哎,我从来没吃过牛肉面哎。啊?没关系,等会儿你可以试试我的面。好呀。心里稍微有一丝安慰,因为感觉怕自己点最便宜的牛肉面会被看不起。
我的牛肉面第一个好的,经过她们提示在服务员叫号后我去出餐台那儿端了自己的餐盘。同桌非常期待的眼神,我就把面推过去让她先尝一下。没过一会儿,她们的牛排好了,没想到我同桌只吃了一两口就放下了刀叉,转而拿起筷子,向我示意她还想吃,我当然不能拒绝,就把碗推过去,没想到她把二分之一的面都夹到她的牛排碟子里,我心里欲哭无泪,因为本来这份面就不是很多,我也吃得很慢,怕吃不饱,我就开始了自怜模式,闷着头,慢慢吃清汤里残存的几丝面条。她可能吃完后觉得也不好意思,没想到她直接用筷子和着叉子把那块大牛排加进了我的碗里,我当时就愣了,震惊了大半天,不知道该不该吃。她说,这个给你,你吃吧。牛排躺在我的拉面汤碗里上下飘动着,上面还沾有几丝香菜。我无法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是终于能吃上(别人“施舍”的牛排)的开心,还是感觉被人看不起的自卑。
最后,我吃了那块牛排,因为我知道,我要是不吃,我下午上课肯定会饿。虽然是第一次吃牛排,它的味道却不像我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人吃的那么享受。我甚至感觉它带点苦,味同嚼蜡。
究竟是牛排太老了,或是牛肉汤污染了它,还是我的敏感的小心思使得这牛排变味了,我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