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通货膨胀几乎传不到底层去,印钞票、花钞票都是能贷款的人消化了,GDP涨了,底下的物价却不涨。人们根本不知道。
《北京折叠》/郝景芳
和大部分反乌托邦小说的二元阶层隔离不同,《北京折叠》的世界中空间被分为三层,分别为上流、中产和底层,生活在第三层空间的主人公老刀为了给养女交幼儿园择校费铤而走险给人送信,在三个空间走了一遭……
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北京折叠》格局非常之小,故事中的近未来世界似乎仍然是工业时代,通篇没有特别超前的科技,很多地方都会让人联想到现实的生活,正如知乎网友子在川所说:如果三体描写的是海洋,然后是其中挣扎求生的微生物,那郝景芳所写的就是大河与被它卷着随波逐流的水草。
原书摘录
1.
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
2.
彭蠡说:“我还是劝你最好别去。那边可不是什么好地儿,去了之后没别的,只能感觉自己的日子有多操蛋。没劲。”
3.
老刀从小生活在第三空间。他知道自己的日子是什么样,不用彭蠡说他也知道。他是个垃圾工,做了二十八年垃圾工,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一直做下去。他还没找到可以独自生存的意义和最后的怀疑主义。
4.
老刀出生时,折叠城市才建好两年,他从来没去过其他地方,也没想过要去其他地方。
5.
老刀并不嫌弃自己的工作,但他去第二空间的时候,非常害怕被人嫌弃。
6.
他用手捏了捏裤子口袋里的纸币。他讨厌自己,可是他想把纸币抓牢。
7.
人工成本往上涨,机器成本往下降,到一定时候就是机器便宜,生产力一改造,升级了,GDP上去了,失业也上去了。怎么办?政策保护?福利?越保护工厂越不雇人。你现在上城外看看,那几公里的厂区就没几个人。农场不也是吗。大农场一搞几千亩地,全设备耕种,根本要不了几个人。咱们当时怎么搞过欧美的,不就是这么规模化搞的吗。
8.
地都腾出来了,人都省出来了,这些人干嘛去呢。欧洲那边是强行减少每人工作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可是这样没活力你明白吗。最好的办法是彻底减少一些人的生活时间,再给他们找到活儿干。
9.
每次通货膨胀几乎传不到底层去,印钞票、花钞票都是能贷款的人消化了,GDP涨了,底下的物价却不涨。人们根本不知道。
10.
他觉得自己似乎接近了些许真相,因而见到命运的轮廓。可是那轮廓太远,太冷静,太遥不可及。他不知道了解一切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看清楚一些事情,却不能改变,又有什么意义。
摘自《北京折叠》
作者简介:
想读更多书摘,请下载读什么或者关注公众帐号:dushenme_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