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A想要实现文章日更,正在苦思冥想,同时,内心在纠结。
“写这个干什么,这么累,休息会吧。”
“不行,我必须完成日更。”
“写那个有什么用?又没人给你颁奖?”
“我要实现出书的梦想,写一本书。”
“别说这些没用的了,这么长时间就写这几个字,你累了,该换换脑子了,玩会游戏再写也不迟。”
“不行,不能放弃,好不容易开始了。”
“你打算写什么书?”
“……”
“打算写多少字?”
“……”
“在哪发表?”
“……”
算了,脑袋疼,还是先玩会游戏吧…
(二)
D打算培养公开演讲技能,正在模仿视频演讲。
“学这个干什么,这么累,口干舌燥的,赶快喝杯水休息会。”
“我不累,学完了这一段再休息。”
“每天读这个有什么用?有谁给你钱吗?”
“公开演讲一直是我的梦想,是我未来职业的必备技能,况且半年内完成了我就奖励自己去梦寐以求的三亚旅游,所以我一定要完成。”
“别说这些没用的了,你看看你练的,和没练一样,休息会,待会再说。”
“不,坚决不放弃。”
“你打算讲什么?”
“读书带来的好处。”
“你打算怎么讲?”
“结合自身感受和名人事迹,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在那里讲?”
“广场上。”
D内心更加坚定,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当天的训练内容。
一年后,A偶然间想起自己要写书这件事,而D正在一家企业内训培训。
他们的区别在哪里?一是态度,二是清晰度。
态度方面,A只是处于想的阶段,内心不坚定,很容易被眼前的东西所诱惑,总想着时间还长,不差这一会儿。孰不知,很多个一会就成了永远,可能永远也做不成这件事了。D呢?态度很明确:一定要!无论遇到什么一定要完成,有了这个态度后,做事想的最多的就是方法了;配合着三亚的奖励诱惑,一边推,一边拉,自然很快就能达成目标。
清晰度方面,A只是知道要写书,可以题材是什么,打算写多少字,怎么发表等一概不知,目标模糊不清;D呢,不仅打算去演讲,而且主题,地点,场次,时间都确定好了,有的放矢才能百发百中。
为什么知道了那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光想不做!
为什么做了还是没变化?因为只为了做而做!
驴拉磨付出一生的努力也只是原地转圈,而千里马即使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借用古人一段话: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愿我们可以怀揣清晰梦想,摒除杂念,勇敢上路,势必达成!
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相互关注,共同进步!